《卧薪尝胆》(第二课时)
李竹竹
本课为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
教学思路:《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生本教育理论,给予我们智慧的启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就是应着力将教,最大限度转化为学,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真正将学习还给学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在老师设计的智慧话题的深入探究学习中去思索、去体验、对话,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卧薪尝胆”字面意思,然后从课题切入第四自然段,由此再拓展到课文前后的内容,变序学文使学生不仅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奋图强的意志与精神。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 懂得艰苦奋斗、发奋图强,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词,概述主要内容。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齐读《卧薪尝胆》)
2、这些词语你能读正确吗?
会稽之战 万般无奈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
3.结合课文内容,用上这样一些词语,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语的提示,有条理地概述故事内容,为后面的讲故事奠定基础。)
二、精读课文,理解“卧薪尝胆”。
(一)卧薪尝胆
1.理解“卧薪尝胆”字面意思。
“卧薪尝胆”是一个成语,理解它,首先要去理解它的字面意思,文中有一个小节就说到了这个意思,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哪一节?找到之后,自己读一读。
2.交流,提问:睡在柴草上有什么感受?
苦胆是什么味道?
这是一种怎样的日子?(自己折磨自己)
你能带着这样的体会读好这部分吗?
师:越王勾践贵为一国之君,本可以天天享受荣华富贵,为什么却要过这样的日子?再读读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不忘耻辱,报仇雪恨)
师:从两个“不忘”中你知道了什么?(仇恨与耻辱刻骨铭心)
引读;勾践卧薪尝胆是为了——他卧薪尝胆还是为了——
过渡:勾践究竟有着怎样的仇恨?兵败会稽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耻辱呢
(二)兵败求和
1.会稽一战的结果如何?
2.你知道奴仆是干什么的?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吗?
3、沦为奴仆的勾践夫妇在吴国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先默读第三小节,找一找有关的语句,用“~~~~~~”划下来。
4.当你读着这些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可见,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勾践都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
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
(三)忍辱负重
1.对比,想一想,没来吴国之前,勾践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师说:堂堂的一国之君,不能带领自己的士兵打一场精彩的胜仗,反而在会稷一败涂地,对于勾践来说,就是他的耻辱,现在他又给吴王做奴仆,这对他来说更是耻辱呀!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读好这一段。
2、同学们,堂堂的一国之君呀,怎么会甘愿做另一位国君的奴仆呢?
师:勾践不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更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子民呀!所以他只能选择做吴王的奴仆,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这就叫做……?(出示词语:万般无奈)
3.勾践默默地忍受屈辱,过着非人的日子,可不是一天、两天呀!而是……?三年有多长?你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呀?(板书:受尽屈辱)
师:是啊,勾践为了自己的国家与子民,受尽屈辱,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齐读
(四)卧薪尝胆
过渡:看到勾践这三年里所做的,吴王相信他已经完全臣服于自己,所以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回国后的勾践又可以享受荣化富贵了,可是他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1.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2.如果勾践仅仅“睡柴草,尝苦胆”,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白天,他还亲自下田耕种,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这样做,使国家尽快富裕起来。)
3.资料交流:除了亲自耕种,勾践还干了什么?
4.这就是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勾践。此时,他坐在粗砺的柴草上,如往日一样尝过苦胆,默默地沉思着,他会想些什么呢?
请你们在插图边的空白处用铅笔快快地写下来。交流。
5.此时的勾践不忘屈辱、不忘报仇雪恨。他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这就是发奋图强。(板书)
6.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出示第五节)对,坚持干了二十多年,这就是:坚持不懈(板书)读
7.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为了一个目标,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借助精心搭建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主动积极地读书、感悟,学生在这个环节里最多的活动就是理解地读、体验地读、感悟地读,并在渐入佳境地读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三、说话练习,领悟故事主题
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说话练习(课件出示)勾践率领越军包围了吴国都城,吴王夫差万般无奈,向勾践求和,勾践不予理睬。夫差悔恨交加,说了一番话后就拔剑自杀了。
如果你是吴国的大臣,你会对吴王说什么?
如果你是吴国的老百姓,你会对吴王说什么?
如果你是吴王,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是依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全文,拓展课外阅读
1.会稽之战,越国惨败,吴王得胜,二十多年后,强大的吴国却被越国灭掉了,这不仅仅是吴王骄傲的结果,更是越王勾践具有卧薪尝胆的精神所至,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
2.课后请同学们加上适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和收集的小资料,将这个成语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周围的朋友听。让咱们来比比谁讲的故事最吸引人。
3. 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开放课堂,提供学生自主、合作、实践的机会,把学生引向更开阔的天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发奋图强 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