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姚 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4,书P78-81。
教学目标:
言语信息:结合生活经验,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
智慧技能:通过量、剪、拼、折等实践活动,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知策略: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动作技能:在量、剪、拼、折、比、看、听、说、画等活动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态度: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方法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探讨,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光盘、点读笔、教鞭、平角图片、结论黑板、大三角形3个、磁铁3个。
学生准备一副三角板、量角器、普通纸绘制3个三角形(分别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剪刀、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
1.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大家都有这样的一副三角板(出示一副三角板)
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块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各是多少呢?
2. 这3个角都在三角形内,是三角形的3个内角。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
3. 你能口算出每块三角尺上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吗?在板书内角的后面加上“和”
你是怎么算的?板书算式:90°+60°+30°=180°,90°+45°+45°=180°(提醒加上度数单位)
4.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5. 是呀,这两个三角形形状不同,但内角和却都等于180°,这时,对于这个现象你又有什么疑问吗?
(那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板书:猜想:∠1+∠2+∠3=180°?
5. 这样的猜想,让我们有了一种想去探索的动力!那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呢?
(自己画或者找一些三角形来验证)
二、学习例题,深化认识:(17’)
1. 看来,要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只研究一、两个三角形是没有说服力的!
你们准备怎么验证?(多找一些三角形,不同类型的)
2. 课前,我们每位同学都画了或剪下了一些三角形,大家都带来了吧!那就把验证的任务交给你们!
请听合作要求:(1)为三角形分别标注它的内角,如:∠1、∠2、∠3。
(2)每人选2-3个三角形进行验证。
(3)和同桌交流,看看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验证方法。
(合作验证用时5’,教师点评:安静专注的研究状态让老师敬佩!有的同桌已经找出了不只一种方法验证)
3. 同桌汇报展示。板书:验证:测量、剪拼、折拼(验证汇报用时8’)
(1)测量法(把三个角的度数分别量一量,然后加在一起:解释误差,因为同学们测量时有时方法不够正确,或剪三角形时边不够平整,会有一些误差,但内角和的度数都在180°左右)
测量中,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看来这个办法还不能完全让大家信服,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剪拼或撕拼法(把三个内角分别剪或撕下来,拼在一起正好成一个平角:着重强调,拼角时要把三个内角的顶点拼在同一个点,并使三个角既无重叠又不留缝隙地拼在一起,再看看是不是正好得到平角)
(3)折拼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拼到一起,看看它们是不是正好拼成一个平角:着重强调先找到顶点所对底边上的高,然后将三个角都翻折过来,使三个顶点与高的垂足重合,再看是不是正好得到一个平角。如遇到直角三角形,可渗透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折拼方法,折三折,也可折两个锐角是否等于一个直角)
4. 同学们实验的过程都很认真!但由于是单纯的人为操作,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都是测量的误差,属于正常现象!但在这里,无论是直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得到的内角和都是180°或在180°左右。
5. 小结:我们用了这么多种方法进行验证,现在你可以下结论吗?
出示小黑板: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指板书)刚刚我们从最熟悉的三角板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大胆提出了这样的猜测,接着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结论。
三、延伸新知,升华情感:(8’)
故事溯源(5’)
1. 关于这个定理,你们知道是谁发现的吗?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数学家帕斯卡!介绍帕斯卡及他的验证方法。(师配乐故事,介绍帕斯卡)
帕斯卡的父亲也是一位数学家,但是,在帕斯卡很小的时候,他父亲不允许他接触数学,因为父亲认为,学习数学很伤身体,所以把家里所有关于数学知识的书都藏了起来,并且不允许他的朋友们在帕斯卡面前谈论数学。他只让帕斯卡看很多古典文学书,希望他能好好学习文学。
父亲的这一做法反而引起了帕斯卡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开始偷偷地研究数学。直到他12岁的一天,他突然告诉父亲,“我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父亲听了,非常意外,激动的泪如雨下。从此以后,父亲不仅不反对他学习数学,还支持他、帮助他!
最后,帕斯卡终于成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数学家!
2. 帕斯卡的验证方法。
故事听到这,同学们是不是特别好奇:12岁的帕斯卡是怎样研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
其实,帕斯卡的灵感就是从这个任意长方形开始的!(出示长方形)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都知道,长方形有4个内角,每个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而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 2 = 180°。(教师引领:说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每一个锐角三角形都可以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做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教师分析:任何一个锐角三角形都可以沿高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0°,而其中有两个直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已经不再是三角形的内角了,所以真正作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就是360°-90°-90°=180°。)学生上台指一指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在哪里。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方法同上。(请我们班的小小帕斯卡上台解说,学生独立分析:与锐角三角形同样道理可以说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对比反思(3’)小问号
3. 帕斯卡的小研究你看懂了吗?那么,小问号来了!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能含有两个直角吗?那有可能含有两个钝角吗?说明你们的理由。(图示)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可以拿出你们的三角尺,和同桌拼拼看!(合在一起的两个直角已经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了,所以要特别注意认清哪些是三角形的内角,拼成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是指哪3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2’)
1. 明确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你能口算出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吗?(图形题)
2.如果没了图,你还能算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吗?(文字题)全班练习,学生上黑板交流,小老师汇报。
(1)在一个三角形中,∠1=75°,∠2=40°,求∠3多少度?(板书:∠3=)
(2)已知三角形∠1=140°,∠3=25°,求∠2的度数。(板书:∠2=)
3. 算的真快!三角小精灵也被吸引来了!你能算出它们内角的度数吗?
等边三角形:我的三个角度数都相等!求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
直角三角形:我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角是什么角,多少度呢?(可选用求直角减锐角度数的最佳方法。)
钝角三角形:我有一个角是96°,另外两个角度数相等,你知道那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吗?
其实,这些三角小精灵就是我们后面要认识到的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4. 有趣的小精灵还给我们带来了个魔术!请看!把三角形的一个角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拿出你们刚才的三角形,可以尝试截去一个角看看!
(1)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还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不过顶点截取,所剩图形可能是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5. 这节课,我们一同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那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分别出示: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
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这里的奥秘我们将留到本单元的综合实践课中,共同去探索!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古希腊数学家的名言!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
是呀!在数学的天地里,在今天的这堂课上,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我们都有了对研究过程是怎么一步一步得来的回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想:∠1+∠2+∠3=180°?
90°+60°+30°=180° 验证:测量、剪拼、折拼
90°+45°+45°=180°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