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月之旅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象和文字资料。
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3、能够模拟月球环行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
1、了解一些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行山的形成。
4、知道人类的登月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难点:探究环行山的形成。
四、教学准备:塑料盘、沙子、小石子、、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效果分析 |
一、导入: 1、课件:嫦娥奔月图。 2、揭题: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幅画:嫦娥奔月图,而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从这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向往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沿着古人的梦想来进行本课的学习。 3、板书课题。
二、探究月球环行山的秘密。 1、课件:4张美丽的月球图片,问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月亮真的很美? 2、课件:伽利略 。过渡:在几百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丽。 3、这是月球局部图,你有什么发现:月球表面全是凹凸不平的环行山。 4、课件《月球环行山》,你对月球表面的环行山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汇报。(我们先解决形成原因?) 5、你认为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交流。同学们你们说得非常好,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研究的成果吧!! 欣赏课件:《环行山形成原因》。 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环行山是由于小行星、彗星、陨石或其他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6、我们已经知道了结论,那你能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环行山的形成。 7、学生模拟实验。(教师提供器材) 介绍器材:沙盘、西红柿、琵琶!! 我们利用器材怎么做这个模拟实验?(学生)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注意什么? (沙盘平,力度变,模拟3次就可以) 学生模拟,教师巡视指导。 在模拟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 8、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地球上也有少量的环行山,但是月球上的环行山为什么这么多?(地球有46亿年了,科学家经过常时间探索,发现地球上陨石坑或环行山只有150几个)
三、组织学生了解交流月球的基本知识: 1、过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和地球上不一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2、课件:月球知识。大家说的不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月球的秘密? 3、看过录象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4、课件:师生巩固(月球基本知识)。 5、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对月球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这些都离不开人类登月前后中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感受那第一次登月的激动人心时刻吧!!! 6、课件:登月。
四、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 1、过渡:人类为什么要登月或探索其他星球呢? 我想请同学们说说登月成功的宇航员是哪个国家的?我们中国有没有登上月球? 2、那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到哪一步呢?或者中国近几年的航天发展情况? 3、学生交流补充。 4、教师补充。播放课件:《神舟5号》,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航天大国,现在所看到的就是神舟5号发射的实况。 介绍神六网页。 5、中国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想知道吗? 课件:嫦娥奔月工程。 6、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我们的同学对祖国的航天事业非常关注,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同学中将来多出现几个航天之星。
五、总结、作业。 1、课件月光。这节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行山的形成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踏上月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这是巨大的一步。而我对大家补充一句:对于我们的登月之旅只是开始,对于我们的宇宙探索只是刚刚起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作业:收集近几年来的国际航天大事件。 地球上的环行山你知道多少? |
|
板书设计:
1 、 登月之旅
基本知识
形成原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