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283
post:488283

成长中的新问题

  • 发布时间:2017-01-04 14:04
  • 作者:李悦
  • 点击量:

第一课:我的课余生活
第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本课围绕3个话题进行学习:编织我的课余生活   玩的学问 就让我们来玩一玩
1、话题 1   编织我的课余生活
一、交流生活,诱发情感
   1、通过照片、录象展示学校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追问:在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中,哪项活动对你印象特别深?勾起学生幸福的回忆。
3、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平时你还参加哪些活动呢?(课间、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家庭里的,小区中的,社会上的;单独参与的,与同学、老师、家长合作参与的)
二、成果展示,抒发情感
    过渡: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课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快乐,而且还增长了才干,掌握了技能技巧,有的还达到了专业水准。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取得了哪些成果,这成果是怎么得来的?
1、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成果展示,分享快乐
    *展示种类:体育类、文艺类、社会实践类、收藏类……
    *展示内容:照片、证书、作品、奖章、“露一手”
    *展示形式:同学推荐、自告奋勇、自由交流。
3、同学们的现场展示,老师真是又敬佩又羡慕。同时,老师更要向你们表示感谢,是你们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笑声。现在你能否用一、二句话来谈谈你在活动过程中最深的感受?(视野开阔了,能力提高了,知识增长了,心情放飞了,身体强健了,彼此间的情谊加深了)
  三、设计方案,改进生活
 设计假日行动方案,使假日过得既愉快又有意义。
2、话题2    玩的学问
一、探讨困惑
丰富的课余生活,能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但参加这些活动要花时间,要投入精力,所以老师想了解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你们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烦恼,现在解决了吗?)可以引入教参上的《小辩论》
教师播放一位同学的录音:我叫明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可忙了,每天一早到学校上学,下午五点放学后,我一回到家要先做家庭作业,做完成还要做一大堆家长布置的作业,常常要到是外十点才能睡觉,有时我想打打自己心爱的篮球,爸爸就会说:“现在还有时间玩?快做作业去。”有时我想看看课外书,妈妈就会把书一把抢过去说:“课本不看,看这些闲书有啥用?快复习功课去。”一到星期六、星期日我就更惨了,爸爸妈妈帮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我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我除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玩,就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
通过讨论、交流、采访,归纳总结: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主次关系;父母干扰比较在的,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用事实说话,争取父母的支持。
二、防患导行
同学们,前面我们展示的、交流的都是健康的、有益的课余活动,应该积极参加。那么,哪些是不正当的,或者说目前还不适合我们小学生参加的,同学们搞清楚了没有?有哪些呢?我们该怎么防患呢?
    交流(上网吧、参与斗欧、赌博、生日比气派、同学间请客……)
小结:我们还要加强防患意识,因为社会比较复杂,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法之徒为了金钱和私利,经常策划一些诱惑,引诱青少年上当,所以同学们在自己提高警惕的同时,还要相互提醒,抵制诱惑,敢于拒绝一切不正当的要求,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要玩出品位!
3、话题3   就让我们来玩一玩
 一、爸爸妈妈小时候玩什么
课余活动,我们提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实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就在我们身边。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去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课余活动,我们也来交流交流好吗?
师生交流(挑花线、抛沙包、学编织、打弹珠、跳方格……)
同时对书上的《游戏的变迁》做进一步的了解。
二、
可以走出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活动。然后回教室交流自己玩完游戏后的感受。从父辈们的游戏中,体会玩的快乐,明白快乐其实很简单。
三、制作玩具,创造新游戏
1、玩游戏让我们感到快乐,能让我们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大家能自己动脑创造新的游戏,或是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吗?
2、学生动脑、动手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与制作,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
3、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下一篇:加热和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