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2.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用数字表示数的过程,提升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他们喜欢数学的情感。
重难点:
写11-20各数,理解11-20 各数的组成。
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自组成与写法,大部分学生会数数和写数,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时敢想、敢说、敢问,思维较活跃。但有些学生的字写得不规范,不会按格子写,也有些学生在写数的时候把两个数字写得太远。
教学准备:
光盘、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摆小棒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要摆数字11,怎样用小棒摆能让人看得清楚,还记得吗?
(学生上台演示)
把10根捆成一捆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但是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我们还要知道它们的组成和写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器
我们除了用小棒还能借助什么好朋友来帮助我们计数?
观察计数器,你看到了什么?
(介绍数位、数珠)
2.摆11
引导: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个位和十位,那我们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这个数呢?
指出:左边有一捆小棒,是10根,就是1个十;可以用十位上的一颗数珠表示;右边有1根小棒,是1个一,可以用个位上的一棵数珠表示,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追问:如何写这个数?
(请学生板书,注意数位对齐)
提问:11的十位和个位都是1,这两颗算珠有什么不同?
3.在计数器上拨数
拨13、19、20
追问:1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
为什么个位上拨2颗数珠?个位上不拨数珠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0表示一个也没有,起着占位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数的组成
2.想想做做第4题
全班交流,适当拓展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解释“13呢?”的意思,将问题补充完整。、
补充:拨了2颗珠子,这个数可能是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通过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