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926
post:487926

四巧板的秘密

  • 发布时间:2016-01-18 15:12
  • 作者:提秀雷
  • 点击量:

四巧板的秘密

1.温顾四巧板

    小朋友,知道今天玩什么吗?(四巧板)四巧板,顾名思义就是由4块形状不同的板子组成的。我们一起再来熟悉熟悉这四块板?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板书将四块板的图形贴在黑板上)认识了四巧板,就可以探索四巧板的秘密了

2.拼长方形

    你能用这四块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出示:长方形的图片)

请看屏幕,首先请你拼出长方形。

(请学生展示两种不同拼法的长方形:三角形在左边,三角形在右边)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不管怎么拼,始终有2块板挨在一起。

师评价:看来长方形难不倒大家。

不完全破坏桌上的长方形,如果要摆(出示:平行四边形图片)平行四边形,谁能最快的摆好?

生操作。

师:(寻找拼的最快的小朋友)你拼的最快,率先为你们小组赢得了一颗智慧星。能和大家分享你的好办法吗?

预设:一块一块拼起来的。

     (师评价:他是一块一块摆的有没有同学比他的动作更少,摆的更快的?

    只移动三角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只移动大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

生上台演示。

师: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如果有,请生介绍)

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只移动了一个三角形,或者是只移动了一个梯形,就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请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还原成长方形。(师生一起操作)

3.拼梯形。

    只移动一块板,能把长方形变成梯形吗?(出示梯形图片)

    学生拼梯形。

预设:只移动三角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只移动大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小结:移动长方形的一块板,不仅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梯形,还可以变出很多图形呢

请小朋友把图形还原成长方形。

 

4.L形。

出示:L形。

你能移动长方形的一块板,变出L形吗?

两个学生生板演操作。

集体反馈。

师:这两个L形只是朝向不同,都是可以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动手拼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L形,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梯形、L形都可以由长方形移动一块板子变成。

完成板书。

 

5.判断哪些图形可以由长方形移动其中的一块板得到。

是呀,其实还有很多图形也可以由长方形移动其中的一块板得到。(完成板书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形。

1)图形出来后,先不动手,仔细观察,猜一猜哪些图形可以由长方形移动一块板得到?

    准备好了吗?

(出示一组图形)

提问:为什么猜号呢?

2小组合作拼、判断。

请组长拿出作业纸。拼一拼,找一找,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划“√”

(教师拿掉黑板上的两个大长方形,在黑板上摆出5个小长方形)

汇报:每人汇报一个。汇报后,教师根据汇报在PPT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②③⑤,可以由长方形移动其中的一块板得到。仔细观察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评价:哪些小组和屏幕上的结果是一致的?加星评价

6.刚才小朋友们说,有两个图形不能通过移动一块板得到,那至少移动几块板就可以达到

四人小组合作拼。

汇报。

通过这一轮的挑战,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由长方形移动一块或两块板,可以变出很多图形。在玩四巧板时,要善于观察,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今天的基本技巧,小朋友掌握的都很不错,想不想玩点更高难度的?

7.高级挑战

1)完成规定动作的高级挑战。

游戏规则:1.四人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摆出屏幕上的图形,摆好后举手示意。

2.规定时间内摆对的小组得一颗星

出示第一幅图: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图形。(评价加星)

集体反馈: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能够摆出这个图形的小朋友智商达到了120

出示第二幅图:

 

 

 

 

 

 

计时摆图形。

集体反馈。

能够摆出T字的小朋友,智商是150。你们真是太厉害啦

 

2)刚才的挑战项目都是老师提供的,你想不想也给小朋友出个挑战的图形?

四人小组,拿出图册,商量一下,你们组想请全班小朋友拼哪个图形?

抽签决定出题的小组。请一名同学来为我们抽个签。

下面由第(   )小组出题。

不过呀,这次我们的规则有点变化,小组里的4名同学都拼出图形才能算挑战成功哦。

准备好了吗?

学生动手拼。

指名汇报。

 

 

8.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游戏,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巧板的很多图形之间都有秘密,今天老师只是带领小朋友揭开了冰山一角,更多的秘密需要小朋友们自己去探索。

课后,请小朋友思考,某个图形,只移动一块,就能变成图册里的哪个或哪些图形呢?下节游戏课,杨老师带领大家继续玩。

上一篇:7的乘法口诀
下一篇:投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