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705
post:487705

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周艳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6-16 15:13
  • 作者:周艳
  • 点击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是今天的神算手!

4+6=     9+6=      72+20=

8+5=     2+36=     56+3=

(教师表扬:你们做得又对又快,把掌声送给回答正确的学生和自己)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法。(板书:加法)不过,今天学习的加法有点特别,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发现它与前面学习的加法有什么不同,有信心吗?

二、动手动脑,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这一周大课间,一年级小朋友们都玩了丢手绢的游戏,顾老师这儿也有小朋友们在玩“数画片”的游戏。(出示课件)

师:仔细观察画面,这些小朋友各叫什么名字?

从图上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并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你会算那一道?(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回答:4+6=10  20+10=30)

师: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合一合,再讨论一下看看怎样得到30?

学生:先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在一起,捆成一捆,也就是4+6=10,再与前面的两捆合起来,就是20+10=30。

师:再请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再次用课件演示,并请小朋友们像课件一样把小棒捆成一捆,再合并。

教师板书:4+6=10(张)  20+10=30(张)

教师提醒:别忘记写出得数和单位名称,并答一答。

师:那么6+24等于几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小结:不管24+6还是6+24,都是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3.教学24+9。

师:24+9=   怎样计算呢?也拿出小棒摆一摆。

师:你是怎样摆的?

学生:先把24根和6根合起来,再把30根和剩下的3根合起来。

师:谁再来说一说这种办法?

学生回答。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张)  30+3=33(张)

师:小棒还可以怎样合?

学生:先把4根和9根合起来就是13根,再把13根和前面的2捆合起来就是33根。

教师再请几名学生说说这种方法,进行方法的强化。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4+9=13(张)  13+20=33(张)

教师提醒:也别忘记写出得数和单位名称,并答一答。

师: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学生讨论后认为:先算4+9=13(张)再算20+13=33(张)更方便。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还可以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再通过两次计算,算出得数。

学生中有人提出24+10-1=33(张),教师给予表扬。

师:那么9+24等于几呢?

学生回答。

4.对比总结。

师:比较24+6=   24+9=我们都是先算什么?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老师不太明白一个问题,以前我们算出的得数是二十或二十多,今天算出的得数是三十或三十多,十位上怎么多出了一个10?

学生:个位相加超过十了,就送了一个十给十位。

师:对,这就是进位加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补充课题板书)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刚才学习的内容。

1.想想做做1

学生读题

师:请小朋友用刚才合并小棒的方法圈一圈,再计算。注意要把思考的过程填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圈的和填写的是一致的。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样圈,怎样计算的?

学生集体交流。

2. 想想做做2

4+8=        7+3=      9+6=

34+8=       7+43=     9+46=

54+8=       7+63=     9+36=

84+8=       7+83=     9+76=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4+8=?  再想想怎样计算下面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

3.课件出示: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

26+3   (  )十多      26+8  (  )十多

师:得数为什么不一样?

76+9   (  )十多      76+3   (  )十多

师: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个位上相加是否满十或超过了十,再决定是几十多。

4. 出示想想做做3

师:我们小朋友也爱做游戏。瞧,顾老师给你们挑选了几样玩具,有哪些玩具呢?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如果每人只能买两样,应付多少元呢?

学生说一说,并把相应的式子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说说是怎么解决的吗?

五、拓展延伸

猜一猜,(    )里能填几?

43+(     )=四十多

43+(     )=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