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515
post:487515

认识七巧板教学设计 刁京京

  • 发布时间:2016-01-18 14:43
  • 作者:刁京京
  • 点击量:

认识七巧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

七巧板一人一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共同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上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2教师介绍七巧板的由来: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也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把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教师通过言词渗透自己的骄傲与自豪之情,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情感与激发兴趣。)

  

、认真观察七巧板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学生说不全,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3、看一看,比一比,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4、玩七巧板板要注意什么?不能重叠,只能平放,七块板都要用上

  (通过对七巧板的认真观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这样又复习学过的知识,还为后面用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利用七巧板拼数学图形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拼图:

  1、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拼好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梯形}

  2、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学生汇报,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五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

四、七巧板游戏:

  1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板摆出一个正方形来,学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也跟着摆出一个正方形来。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所在。这个环节为的是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体会七巧板的神奇之处,通过平移、旋转、拼接等方法对所学平面图形进行联系和转化,深化学生对各个平面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地七巧板的喜爱程度,从而为以后对平面图形进一步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刁京京

 

上一篇:王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