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1. 通过演唱《放马山歌》,体会与感受山歌自由奔放的特点。
2. 歌唱中长短句韵律的感知,能有气息支撑的表现。
3. 相似乐句细节差异在表现上的作用,理解其在谱面上的体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和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有气息支撑地表现出来。
难点:细节差异的表现。
教学准备:
黑板书写第二、四乐句五线谱、歌词。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二、《其多列》
1. 师做手势,学生默唱,分辨这是什么歌。再唱出歌词。
2. 二声部卡农。
3. 作手势唱唱名。
4. 边唱唱名边在手指谱上指出来。
三、 《放马山歌》
1. 情境导入:出示云南山区风景图片—
“在我国美丽的云南,山青水美,特产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养马人在山里自由地放着马,发出自在的吆喝——”
学生跟老师学唱吆喝的句子:
通过模仿唱出自由与奔放的风格。注意发声的位置与最后一个音时值的饱满。
2. 学生听老师唱第二句,听辨音名并在黑板用字母记录。再唱出来。
3. 教师用唱后面与之相似的乐句唱同一句词:“与刚才的那句一样吗?”学生找出不同之处,教师出示五线谱,并给出不同的歌词,请学生对比唱出来。
4. 师生接口唱活动,即师一句,部分生一句,全体和一句。
唱完后讨论:(1)我们唱两的两个句子有没有清晰地表现出不同之处?
(2)老师唱的句子的长度和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
再一次接口唱,注意长短句韵律的准确表达。
5. “老师刚才唱了几句?感觉一样吗?”学生对照歌谱自学这两句,并找到不同之处,分别唱谱与词。
6. 师生接口唱谱:生唱每行第一小节,其它老师唱。
讨论:每行的开头一样吗?
再加词唱一唱,注意唱出不同之处。
7. 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休止符?练习有休止与无休止的结束音的唱法。
8. 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歌曲。
9.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