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教学设计
二(4) 王虹
【教学目标】
1、 从字形结构上,理解并记住“棋”“围”的字义,通过字义猜词义“围棋”。随文识字,学会本课生字。写好“能 鹅”。
2、在文本朗读中,理解“能手、专心致志、走了神儿”的词义。
3、通过朗读理解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明白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习“围”“棋”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做《学棋》。出示课题。
(1)“棋”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它是合体字,借助部件想意思,左边的木字旁代表?据说最早的棋,是由木头制成的。右边的其是它的读音。
2、棋的种类有很多,我们故事中学的是“围棋”。
看到“围”的字形,你就能猜到它的意思。字义:四周挡起来
3、(出示图)哪位同学学过围棋,跟大家介绍介绍。(简介,围棋,下棋时需要将对方的子包起来“吃掉”才能获胜。最初起源于我国的古代。棋子分黑白两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围棋又传入日本和欧洲,现在呀,它已列入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了,很多人都爱好它。
)
二、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过渡:昨天小朋友回家预习了课文,生字字音读准了吗?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 天鹅 弓箭 长进 动作 专心致志 另一个 能手
这里有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你能提醒大家读准吗?
指名读。
2、弄懂和“棋”有关的词语:
故事讲的是“学棋”,所以课文中有好几处与“棋”有关的词语,轻声读读课文,像这样,圈一圈。
同坐交流,互相补充。
生述,师圈出: 棋艺 棋盘 棋手 布子
(预设1、还有一个词,虽然它中间没有“棋”字,但是学过围棋的小朋友都知道,它和“棋”有关。)
(预设2、布子 这个词为什么与棋有关)
出示“布子”。 “子”指的是“棋子”(生说),“布”是一个动作,表示——放(生说),动脑筋地放,才叫做布子。
3、利用刚才拆字解词的方法,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棋艺 棋盘 棋手
4、生字读准了,放进课文里能不能读好。我们来试试吧。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边读边想边记忆。
学生各自读文。
5、出示课文填空: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吗?
(你说的非常正确,开来你做到了边读边想边记忆。)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读懂读好这个故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小节。小声读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个词句看出来的(谁来帮我补充。)
2、谁再来读读,读清楚第一段告诉我们的内容。
3、他是一个下围棋的能手 。这里的能手是什么意思?(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说话训练 出示ppt
你能给“能手”找个近义词?(高手)4、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看好老师的小贴士,(看好标点,读好停连,读书意思,自然流利)相信你会把第一自然段读得更好。
指名读。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过渡引读:由于秋的棋艺高超,“有两个学生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他们学得结果怎样呢?自读课文第三小节。
交流 板书 出色的 没有多大长进 并理解
2、指名读。齐读。
(为这个学生取得成绩的人而高兴 为另一个学生感到遗憾)
过渡: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围棋,为什么学的结果不一样?
五、学习第二段
1、出示小组研究学习任务
(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讨论: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围棋,为什么学的结果不一样?
(2) 用“因为……所以……”把学习态度与学习结果连起来说说。
2、小组研究学习
3、指名说说
4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学生的表现。
出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1)书上有一个词概括地说了这个学生的表现?理解“专心致志”(这里的致就是朝着。这第二个志就是指的学棋的目标,他的这些动作、神情都朝着学棋这个目标,这就叫专心致志。读好 (板书 专心致志)表扬:就像现在的……
你从哪些词语读到了这个学生专心致志?(听、看、问)说说看。
(3)、读清他的动作,读好他的专心。
4、 出示句子和插图:另一个学生上课的表现怎样?
(1)指名读
(2)书上也用一个词概括地写出了这个学生上课的表现,你能找出来吗?(板书 走了神儿)
(3)理解:走了神儿( 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思想开小差儿)
(4)师述:上课不听老师讲课,他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句子很长,谁再来读读。好像看到——天鹅
引读:他想,——用弓箭射天鹅,想着想着……真是心有所想身有所动。
同桌配合一人读一句。记住,我们不能学他们。
(5)、引读,老师发现了……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出示:能 鹅
3、比一比,有什么相同。
能 月字带个三角帽,帽子居中别歪掉,两字相叠下面大,下面一个别掉下”范写
鹅:我在左边要收敛,身材小,模样瘦,斜勾再也别伸远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习字册,找到“能、鹅”字,各描一个,写一个。
5、临写, 评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