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陆咏梅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退位减法时,我针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
在学生整体基础一般的班级中,由复习题(56-26=30)变式为例题(50-26)之后,我问学生这道题目,该如何计算呢?下面的气氛比较沉闷,没有人积极响应,学生不知该如何下手,孩子们一定在心里嘀咕:“应该从个位算起,可是个位上的0不够减6啊,这该怎么办啊?”此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新问题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但是却还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去解决,于是,我把课前事先准备好的计数器从讲台下面取了出来。
师:“让我们一起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吧。”
我边说边拨出了“50”。
生:“老师,个位上现在一个算珠也没有,不好减6啊”。
师:“现在大家的问题是,个位上一个算珠也没有,所以不好减6个,那我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个位上有算珠而数的大小不变呢?”
此时学生还是没什么头绪,于是我又引导学生回忆:“在学习进位加法时,个位上的数满十我们就可以怎样?”
生:“向十位进一”。
师:“对!现在我们如果把十位上的一退到个位上,那就是多少呢?”
生:“十”。
师:“很好。”
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把十位上的一颗珠退出,在个位上拨上了十颗算珠。
师:“现在从计数器上减去26,你会拨了吗?”
此时学生已豁然开朗!
在这里我们通过学具的操作,学生不仅直观真切地观察到从十位退一作十的道理,也理解了算理,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