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545
post:493545

《学棋》教学反思 尹不凡

  • 发布时间:2015-06-30 14:30
  • 作者:尹不凡
  • 点击量:

《学棋》教学反思

                                        尹不凡    2015.6

 

语文第四册第13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由果找因、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教学,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主旨,让学生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1、利用文中插图导入新授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充分利用好文中插图,先根据图中人物的神态,找到谁是“一个学生”,谁是“另一个学生”,然后问为什么他们要跟秋学棋,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文中的第一段。在学习第一段时,我抓住了远近闻名能手两个词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生心生赞叹,有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由果找因。

    学完第一段后,直接导出了第三段——两个学生的学棋结果。在理解了出色没有多大长进后,问学生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棋,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我再让他们自己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原因。

课文中的插图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按照学生的观察顺序分别出示文中的句子,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自己去总结。

简洁的叙述学生一读就懂,这时就让学生进行讨论,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由此学生们自悟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来受益无穷。

3、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

     例如:通过理解能手远近闻名,然后提问秋的棋艺这么高超,你能读出他的名气大吗?又如:理解专心致志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课文,让学生先通过朗读感悟,再从文中找出体现专心致志的三个动词,进而拓展他上课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由此想到了这些词,最后点拨:像这样边学边想,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叫专心致志。学生不仅掌握了专心致志的意思,更了解了如何才能专心致志。这样的朗读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学生很容易就把意思读出来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自己首先做回学生,做文章的第一读者,用心研读,吃透教材,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本意,然后细心地设想学生在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教的应该是学生有困难的,暂时不会的,而不能为了教而教。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上出特色来,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资源,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的语文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