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541
post:493541

冯映娥的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1-01-07 12:47
  • 作者:冯映娥
  • 点击量:

《什物拼贴》一课的选材非常广泛,给制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拓展空间。针对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的操作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发展空间。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内容的构思,本课都紧贴学生的生活世界。最终让学生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针对这节课,教师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

1、在教学的开始播放一段铅笔屑变成一朵花的视频,学生感受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变化过程。教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有着丰富的肌理和漂亮的色彩,发现它们的美丽并把它们组织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

2、接着教师出示什物拼贴的图片,学生欣赏感受什物拼贴的魅力。

3、进而了解什物拼贴是一种特殊的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拼贴画不用笔和颜色,而是用各种材料剪贴而成的。这些材料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东西,所以有人称拼贴画是“环保艺术品”。拼贴画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巧妙地利用材料的性能,充分展示了材料的美感,使整个画面具有浓浓的装饰风味。

4、通过找找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学生发现材料选择范围非常广泛,也同时给制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拓展空间。

5、教师出示生活用品上的拼贴,让学生感受到拼贴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最后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直观感知什物拼贴的步骤。

7、学生根据自己对什物拼贴的的认识选择喜欢的材料设计制作什物拼贴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尝试了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学生形成了空间观念。学生通过说说、想想、做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发挥想象,并用熟悉的材料和废旧物品来自由地表现。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事物。通过学习、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使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同时又提高了变废为宝的精神,提高了合作意识,获得了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