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44
post:493244

读懂学生的错误

  • 发布时间:2012-05-02 15:12
  • 作者:於小丽
  • 点击量:

读懂学生的错误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是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你关在门外。如果老师能把教学的目光聚焦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分析学生错的原因,透析错题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把正确的教学理念付诸于课堂实践中,这样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天课堂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自主探索14×2的计算方法,很多学生都能想到以下三种方法:

①14+14=28

②10×2=20   4×2=8  20+8=28

③     1 4

×  2

 2  8

因为有学生想到用竖式的方法,所以我就没有回避孩子们的想法,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这里的竖式是什么含义,结合情境图,找出每一步计算过程表示的物体,再联系方法②,提出质疑或补充加强理解算理。

接着又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小组内说并评价。一系列的训练都结束后,当场我就出了5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检验孩子们学习的结果。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正确率,又强调了一些注意的细节。

5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题目如下:

2×24=      11×6=      3×23=      13×3=     2×31=

仅仅花了4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写完了,并检查完毕,我立刻给予评价,原以为孩子们在例题中讲的非常清楚了,肯定理解的很好,可是结果却不然。

最后统计,这5道题,全对的仅有21人,有的孩子错在细节方面,如:忘写横式结果、抄错乘数、不用直尺画线。但全班有13人出现类似这样的错误,是我意料之外的!

2×24=46

2 4

×  2

 4  6

二年级我也教过好几年,往年真没有这样的现象。后来我仔细核对,错的孩子不是因为抄袭,是把乘法和加法混为一谈了。孩子们一直在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对这方面有了很多的经验,所以刚学乘法,有点适应不了,习惯用加法的思维来考虑。

后来我把孩子们的错题进行分类,放在投影下面,请孩子们来当小小医生,找算式哪里生病了,该怎样治疗,帮助孩子们加强正确的认知。

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把握理解数学知识。

当学生出现了错误时,就绝对不是一个“粗心”了得,我们要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特别是要找到学生在理解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学生“哪里出错”和“为何出错”是教师纠错时必须密切关注的两个方面。“哪里出错”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外在的“病情”;而“为何出错”反映的则是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内在的“病理”。对“错”的原因分析得越深刻,关于“对”的认识才会越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