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13
post:493213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5-01-16 17:29
  • 作者:姚梅
  • 点击量: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在本学期的校内校本研修课上,我代表三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研究课《认识周长》的学习。

试教之前,我们年级组在陆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认真的教材分析和回顾。对周长的认识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不能仅仅依靠抽象的数学语言来建立。教材先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形状书签一周边线的观察,明确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三角形和四边形周长;“试一试”中让学生沿树叶的周边用绳子围一围,并把相应的长度量一量,说明量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基础上,教材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学生在相应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源于生活实际,为后面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准备。

经过这样的细致分析后,我们确立了几个研究重点:

一、生活情境中理解“边线”的含义:

在珠江路校区选取了孩子们熟悉的校园场景,由篮球场、花坛、小小农艺园的边缘抽象出边线,让学生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等活动,充分感知实物和图形的边线,为认识周长做好准备。

二、化曲为直思想的完美体现:

设计了四人小组活动,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求法,引出独创思维,体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维。

 

三、在生活中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通过富有层次的几道练习,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系,让学生真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了3次试上,我也明显让我感受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只有孩子们在自己实际的观察操作上认识到周长的意义,在活动交流中理解到周长的含义,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展数学思考。这样的教学能使孩子们在整节课中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