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反思 生字方面: “浅”字在写的时候,有个别孩子会有混淆的地方,右边是两横、一撇,横和撇的倾斜度是不一样的。 “浴”字的右边里面没有短横,不要多写了。 “舒”字的右边里面有一个小点,不能漏掉了哦! 班上的一些孩子都去过香港,所以讲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有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东方之珠”和“东方明珠”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出来以后,立刻就有孩子举手反驳。很显然,二者不同。 东方之珠:指香港。 东方明珠:指上海的广播电视塔。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是用了总分的写作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问孩子,读了这一段,你知道课文要从哪些方面来写香港吗?这其实是一个审题能力的测试,很显然: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接下来,由孩子做主,我们全班去那个地方“旅游”。 首先,一个小姑娘说要去海洋公园玩,孩子们很开心。结合课文与视频,孩子们来到了海洋公园中,看着可爱的海豚、海狮表演,孩子们也“开怀大笑”了。看到了小动物们所在的人工湖,孩子的口中自然而然就蹦出了“碧波荡漾”这样的词语。 接着,一个小伙子说想去浅水湾看看。来到浅水湾后,孩子们最先听到的就是浪涛拍岸的声音,不禁发出了“哇……”的感叹声。为了加强效果,教师还出示了许多浅水湾的图片,然后问孩子,在这么美的地方,人们都做了什么?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漫步沙滩、沐浴海风、倾听浪声。孩子们走上讲台,把讲台前的一片空地当作了浅水湾,在那里“漫步”、“沐浴”、“倾听”……一张张小脸上都露出了幸福陶醉的样子,真可爱!随着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漫步”、“沐浴”、“轻柔”等难点都一一解决了。 最后,孩子们一起去了铜锣湾。在讲到“鳞次栉比”一词的时候,经过了预习的孩子能够说出它的意思:像鱼鳞、梳子的齿一样,排列得非常密。但是,不一定会说就是真的理解了。因此,教师和孩子一起配合,在黑板上画出了鱼鳞和梳子的齿,通过画图,孩子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原来这里是指房屋排列得非常紧密。 体会了白天的香港,孩子们共同来到了夜晚的香港。通过看图片,“灯的海洋”一词十分明显:港湾里的灯光、马路上的车灯。当看到绚丽的图片时,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眼睛睁得大大的! 到此,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发出了感慨: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