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74
post:492774

我来考考大家-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张娟

  • 发布时间:2012-12-30 13:58
  • 作者:杨婧
  • 点击量:

“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做数学活动”中产生,方法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领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课教学时,出现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体验,学生有了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我让学生用软尺量自己的身高,臂长,座高,腿长等,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身高与臂长相同,座高与腿长相同等等,再次深入体验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越性,对从其他刻度的测量方法有一种笨拙之感。学生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构建出一般的合理的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科学的,合理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在我的小研究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

 

 

 

小研究第2题(试一试,量一量。)

 


左边的线段

长(    )厘米

说一说:

你是怎样量的?

数学书的长

大约长(    )厘米

数学书的宽

大约长(    )厘米

 

(李承昊)下面由我来主持交流小研究第2题,谁来和我交流?

生A:我想说说量的方法:把尺子对准边就行了。

生B:我来上台演示我的量法:0刻度对齐边的端点,再看最后对着几就行了。

生C:我想提醒小朋友数学书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

生D(丁紫桐)我画了三种方法,我来考考大家!

孩子小研究上借用的是书第100页第2题: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小丁:请看我的第一幅图,你们认为对吗?

生1:这种量的方法是错的,应该把0刻度对准着开始的地方。

小丁:你判断得方法是对的。

小丁:那么请看我的第二幅图,你们认为对吗?

生2:这种量的方法是对的,因为你把0刻度对准着开始的一端。

小丁:你说得很好。

小丁:最后看我的第三幅图。

生3:你的最后一种量的方法也是有问题的,虽然0刻度对准了书的一端,从但是尺子放歪了,所以也是不对。

小丁:你们学得都很好。谢谢大家,这题就交流到这儿!

老师:看来丁紫桐小朋友在家认真研究了物体的测量方法,而且她心中有数,知道哪些量的方法是错误的,哪些量的方法是正确的。

小结:测量要测量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合作者。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