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概念:“简单操练”不如“发展思维”
教师A:
1、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练习。
(1) ①数学期末考试,我们班的及格率是97.5%。
②我市2004年的工业产值比1999年增加了200%。
③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北京市的绿化率已达到43.1%。
④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2)写百分数。
教师出示10个百分数,让学生练习写百分数,比一比谁写得好看。写好了,可以自己出题再写几个。(百分之百、百分之二十二、百分之七、百分之三点九、百分之二十四点七、百分之二百、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一百二十、百分之零点六四)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意义。
(1)氧气约占空气的21%。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取金牌数约占金牌总数的16.8%。
3、完成《数学评价手册》和《补充习题》。
教师B:
汇报时,说清楚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追问:做完这一题,你还发现了什么?(加起来是百分之一百,其实也就是“1”。)其实这“1”也就是“百分之一百”。
延伸:
(1)沟通百分数与百分率的关系: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近视率是20%。( )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
(2)体现开放性:一本书已看了40%。( )是( )的( )%。
2、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比的关系。
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3、利用百分数意义判断:
(1)一袋面粉用去一部分后,剩下30%千克。( )
(2)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5%千克。( )
(3)小芳家十月份支出是九月份支出的105%,十月份支出比九月份支出多。( )
追问:能不能把把这个百分数105%转化成“比”来思考呢?
(4)今年学校栽的102棵香樟树全部成活,成活率高达102%。( )
4、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8% 35% 98% 100% 65% 2% 0.001% 200%
(1)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
(2)一根绳子,用去了它的( ),还剩下它的( )。
(追问:可以怎么填?只要用去的和剩下的百分率相加的和是100%就可以。)
(3)一辆卡车严重超载,实际载重量是规定载重量的( )。
(4)你认为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5)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 )。
(追问:为什么选择108%?其它百分数合适吗?)
师: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解释这个20%的意思吗?你还想到了什么?
[分析与思考]
概念的巩固和运用离不开一定量的训练。然而,有的教师把概念教学的巩固练习局限于反复、单调的技能操练中。这种机械性的题海战术,缺乏思维含量,学生往往感到单调无趣,疲于应付。
教师A虽然重视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技能的训练和巩固,但我们发现,这样的概念巩固和应用过于简单,学生的思维处于简单和机械之中。而教师B设计的练习,都紧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练习设计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不仅关注概念的巩固和应用,而且关注激活学生内在思维,让学生既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能提升思维的挑战性。通过“百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和没有涂色”这一练习,既深化了意义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单位“1”与“100%”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设计了思维坡度不同的两组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第二道练习有效沟通了百分数、分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有利于对概念内涵的解读;“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判断”帮助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和易错点,扫除学生的知识盲区;“选择百分数填空”扩展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渗透了估计意识;而“解读文件复制中的示意图”是一道综合型的题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巩固了百分数意义的知识,又为今后学习“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铺平道路,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概念的融会贯通。多层次、开放型的练习设计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平台。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考在交流中逐渐完善,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