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逢寒暑假电视台必播的该剧已经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在学习本课《三打白骨精》时,我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忠心耿耿,机智勇敢;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奸诈狡猾,孩子们一下就能说得头头是道。在聚焦唐僧这个形象时孩子们只关注到他的善良,慈悲,怜悯之心,丝毫不敢对他说个“不”字,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于是我引导孩子结合你看过的电视剧或者书想想,此文已经是第二十七回,之前唐僧经历磨难时孙悟空是怎么做的。这时有孩子逐渐意识到唐僧有时忠奸不分,是非不明。“每次磨难都是悟空挺身而出,还不相信悟空吗?”。有孩子说道:“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对唐僧一直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但唐僧居然看到了斋饭变成石头后还不太相信悟空,真是糊涂。”……在这样的讨论中,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其实人是个复杂的个体,很难用标签的方式给人物下定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