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个特别要从课前三分钟开始。
课前三分钟是宋儒妍同学,宋同学给我们带了的解题的好方法:一是假设法,一是画图法。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也很受益,大家一致给她10+*!
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比20以内的数大,下面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杨亭玉:我猜要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了。
太对了!
接着,我们研究了周五布置的小研究——计算奖牌榜。
今天过一番讨论我们先理解了:总计的意思,首先我们开始计算中国的奖牌总计。
师:要计算中国的奖牌总计,就是要干什么?
生:要把金牌、银牌和铜牌所有奖牌的数量加起来。
板书:150+84+74=
大家先小小组把自己的方法介绍一下。
首先是李婉玥汇报:我是先把4+4=8,80+70=150,150+150=300,300+8=308.。
犹豫李讲的有点快,有不少人没有看懂。
黄怡宁:请问150+150是哪来的呢?
王睿琦:我来替李婉玥说明一下,把84分成80和4,把74分成70和4,4+4=8,80+70=150,150+150=300.。
我随即进行了板书,孩子们豁然开朗!
曹弘毅:我还有其他方法算,我用竖式算的。
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了竖式,而且他写了2种竖式,一种是2个数先加再加第三个数,一种是三个数连加。
…………
【反思】:今天是感受100以内加法的第一课,确实在计算小研究时,我在思考,这么多数相加,肯定会出错。的确是!
其实,这也正是我要表明的观点,错,可以存在,感受的目的不仅仅是正确的计算百以内的数相加,而是感受自己在相加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比如杨依霏提到的,凑整法,巧算,等等,这些都是在计算过程中为了巧算而实际存在的好方法,感受他们的价值比计算本身来的要更值当!
这个小研究开始就有5个孩子没有写,说不会算,我严肃的批评了他们,算不是主要目的,可以算错,可以死算,如果你不算,这些根本没法提及。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