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604
post:492604

王倩 数学 人小言微?!不,是大智若愚

  • 发布时间:2011-01-07 13:53
  • 作者:於小丽
  • 点击量:

人小言微?!不,是大智若愚

                          王倩

考完了试,今天我们讲评试卷,发生了两件很有趣的小事。

其实就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

  在○里填上“+”、“—”或“×”。

其中有这样两道题,没想到引起了孩子思想的涟漪,连我都不禁被这群年方慢7岁的孩子引起了深思。

2○2=2○2……(1)

2○3=3○3……(2)

 第一小题,王子君起来讲,随便填什么都可以。孩子轰然,我追问道:“比如呢?你能举个例子吗?”王子君说:“比如2+2=2+2、或者2×2=2×2,都填减号还有都填除号都行。”我恍然,孩子所谓的随便是指左右两边相同,任意选择一个符号,左右两边结果都是相等的。的确,孩子可谓钻了个空子、取了个巧。班上开了锅,其他孩子略带鄙夷,总觉得王子君有点投机取巧的意味。甚至我们最善于把握老师心理的小大人廖欣怡站起来有理有据的批判王子君,说道:“这儿2+2就是2个2相加,就是2×2,我们这单元主要学了这个,王子君你注意听讲了吗?”大道理说得我一愣一愣的。佩服小廖老师言之有理。

 但仔细想来倒也不然,王子君善于观察,在准确把握等号含义的基础上选择最简单的途径解决了问题,不可谓不机巧,从更大的数学的范畴来讲,王子君的解法更具有了普遍意味,我试着引导孩子去理解去感悟其中的妙处。

  紧接着,高潮迭起,廖欣怡抓住机会,起来讲解2○3=3○3,这次她没有搬出前面那套理论,竟然说:“假如前面填加号,也就是2加3等于5,后面可能等于5吗?我们看3加3等于6不行,3乘3等于9不行,3减3等于0也不行,所以不能填加;前面填2乘3等于6,后面填3乘3等于9,不行,3加3等于6就行了。”

 廖欣怡起来讲解了半天,从孩子们的表情来看,大多数人是明白了,但是紧接着大家就开始倒戈廖欣怡。“这个方法太烦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王嘉韵抢白,我来了兴致,问王嘉韵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来?王嘉韵大喇喇的说:“口诀背得熟。”孩子们笑了,纷纷拍胸脯“我也熟,我也熟。”

我为孩子们感到自豪,总结到:“的确,口诀背得熟可以帮我们很快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正确率,后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乘法口诀,相信大家都能背得很熟。”

  此刻,坐在这里,我不禁反思到,廖欣怡的方法究竟好不好,很多孩子都会觉得不断的尝试是一种笨办法。其实,这个方法具有一般性,可以称之为“试误法”或者“枚举法”,这个思路能解决很多问题,是“大智若愚”。

    孩子虽然人小,可是言语中往往包含了最朴素的数学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倾听,并投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