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76
post:492576

胥婕 语文 教学反思2

  • 发布时间:2011-12-30 10:27
  • 作者:胥婕
  • 点击量: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7》中有“对对子”的内容,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这是孩子的难点。虽然之前已学习了《春联》一课,孩子们已初步了解对仗的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但是真正让他会对对子,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我知道孩子们手中会有一些参考书籍,他们课前就已经参考了答案,但是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吗?

师:书上已经为我们写好了细雨对(和风),为什么对和风呢?

生:因为风和雨都是天气啊!

生:细雨表示雨很小,很轻柔,和风也是表示很小很柔和的风,所以我觉得细雨对和风很合适。

师:你说的很好。现在我能不能说细雨对刮风呢?

生:大多数孩子都笑了。

师:你们为什么笑呢?

生:细雨的细在这里是形容词,说雨很小的,而刮风的刮是动词,他们不符合词类相当的特点,所以不能对啊!

师:(投去赞许的目光)你说的对,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动词,就不符合对仗中词类相当的原则了。那细雨对狂风行不行?

生:(有点犹豫)许多学生没敢立刻作答。

师:想一想再说,不着急。

生:我觉得可以,因为细雨表示很小的雨,狂风表示很大的风,它们是对仗的,可以成为对子。

师:(点头)非常好,细雨可以对和风,也可以对狂风,他们符合对仗的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细雨对微风可不可以?

生:当然可以啦!

师:对对子的答案一般来说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就可以,只是有的更合理,更巧妙。

生:若有所悟。

 

在学生已知书上对对子的标准答案后,我想让他们弄清楚对对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对仗的特点即可。只是在对对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上下联对仗,还要考虑用词的准确、恰当,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揣摩,尽量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师:桃红对什么?

生:(脱口而出 )柳绿。

师:我知道你们一定看了《名师点拨》或者是《课课通》,桃红对柳绿很好,除了对柳绿还可以对什么?想想对仗的特点。

生:我对雪白。

生:我对橙黄。

生:我对山青。

 

师:蓝天对什么?

生:我对白云。

生:我对碧水。

生:我对红花。

生:我对碧海。

生:我对绿树。

生:我对青山。

 

师:古木参天对什么?

生:我对新苗茁壮。

生:我对雪峰插云。

生:我对白练腾空。

 

师:山没水美春光美对什么?

生:我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生:我对书新本新精神新。新学期开学了校园里一切都是新的。

生:我对花香草香书本香。

 

从后面孩子们对的对子,我感受到之前“细雨对和风”处的问题属于有效提问,它帮助孩子突破了难点,拓宽了思路,启迪了思维,最终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