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写字》教学实录片段与反思
2014.1 尹 不 凡
《怀素写字》是苏教版一年级的第12课。这篇课文写了唐代书法家怀素认真练字成了有名的书法家的事儿。为了表现怀素写字认真,勤学苦练,课文的第三段举了怀素为练字把木板写穿了的事例。对一年级孩子来讲,他们对“木板写穿”这件事可能并不能理解,对“竟”这个字表示的意思也不明白。如何才能让他们比较顺利的理解,让他们能感知怀素的勤学苦练?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当时纸贵,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当纸用。
生:我知道怀素买不起纸,就在木板上写字。
生:我知道了怀素写呀写呀,日子一长,竟把木板写穿了。
生:我知道了怀素练字很用功,竟把木板写穿了。
师:说得真好。
出示: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生齐读句子
师:这里“竟”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说,“竟”是没想到)
师:那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传说当时在木板上涂了一层油漆,可以在上面写字,写完用湿布擦掉,怀素就是在这样的木板上写字的。
(出示一块木板)老师现在想请小朋友也在木板上写一写,看看木板会怎样。
指一名学生在木板上写字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木板还是这样。
师:怀素用什么写字啊?(拿出毛笔)谁来摸摸,毛笔怎么样?
生:(摸摸)很软。
师:多厚的一块木板,竟然用柔软的毛笔写出了一个洞,请大家反复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怀素写字的情景。
生自由反复诵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他写呀写呀”体会到怀素写了擦,擦了写,不知道他写了多少遍。
生:我从“日子一长”体会到怀素为了练好字,天天写,不停地写,不知道写了多少年。
生:怀素在木板上写了擦,擦了写,不停地写。他练字很累,很辛苦,最后竟把木板写成了小窟窿。
生:本来厚厚的木板,没想到写出了洞洞。
生:本来好像不可能的事,但是,怀素不停地写,就把木板写穿了。
师:是呀,没想到,不可能的事儿,怀素因为写的时间长,写得多,竟然就把木板写穿了。
师: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无论是天蒙蒙亮,还是夜深人静,人们总看见怀素手执毛笔端坐在桌前一笔一画地练字。后来木板也不够写了,他就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地上写字。老芭蕉叶剥光了,新叶又舍不得摘,他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直接在叶子上书写,刺眼的阳光照得他汗流浃背;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都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可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
他这一练就是整整13年,4700多天。
师: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怀素不仅写得时间长,还很苦。
师:该怎样读还这句话呢?自己试一试。
生自由由练读
生:我要把“写呀写呀”读得越来越慢。
师(故作惊讶):为什么?
生:这样读表示怀素写字的时间很长,次数很多。
指名读 ,互评。
生:我认为“竟”字要读得重些,让人们体会到怀素写字的工夫很深,感到惊讶。
指名读,互评。
二、反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朗读成为学生领悟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品读语言,体验情感。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抓住“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这一句话进行品读,再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来加深感悟,自然而然地,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到不寻常的举动中透射出怀素刻苦练字的精神,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又受到了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