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495
post:492495

李竹竹教学反思1

  • 发布时间:2011-12-31 10:39
  • 作者:李竹竹
  • 点击量:

《爱之链》教学反思

    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他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把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与朗读相结合,做到将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用外化的朗读表达促进内化的吸收。我在《爱之链》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是运用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激疑导入”当把课题板出来的时候,就给学生齐读。在读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谁与谁之爱?这爱怎么会链接起来的?开课就强化了读,在读题中让学生能及时吸收爱的信息,初步感受这爱并不平凡,但却是平凡伟大中的平凡。在第三个环节“再读课本,理解文章脉络”,目的是通过读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的重点部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重点部分,深入探索。如:“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这句话始终一线贯穿全文。“帮助”实际就是一种真情的奉献,是爱的奉献。乔依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乔依的话感动老妇人,在老妇人用餐时践行了乔依的话。把真情留给年轻妇人,实际上她们之间的真情就是课题的“爱之链”。在教学过程中的第四环节,我主要通过精读指导,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加以指导。如:爬进、蹭破、摘下、擦……反映了乔依真情奉献,如“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通过反复地读乔依这一句话,深入感受到他浓浓的真情,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一颗美好的心灵。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年轻妇人,年轻女人热情接待老妇人,正是他们真情的碰撞爱的交触,燃起有爱的火花,锁上爱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