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492
post:492492

李春辉《雾凇》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1-01-07 10:31
  • 作者:刘淑洁
  • 点击量:

《雾凇》教学反思

李 春 辉

、读中入境,读中悟境。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比较充分、悟得深刻。

、巧设情境,激发灵感。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反复筛选,选取有用的,对学习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精心设计了教学语言,再加上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画龙点睛 突破难点。

利用雾凇的课件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放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四、拓展思维 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课件: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学生看过课件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雾凇的千姿百态以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五、找准切入点,品读感悟。

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观”做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奇观”这个词语的意思后,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句,抓重点词,从而体会雾凇 “奇”在美丽,“奇”在形成的过程的独特,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读出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品读的学习方法:从段中找重点句子,从句子中找关键词,读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