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音乐课程标准又有了一些创新和改变,其音乐特点更加的突出,对于“演唱”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演唱习惯必须是在平日里养成的。
针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所用的方法要具体直观易理解。因为歌唱中的呼吸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过多的用专业性的话语会导致孩子无法理解。在近日的教学中,我主要要孩子们练习两种呼吸方法,一种是连贯均匀的,一种是跳跃短促的。《小海军》这首歌曲需要的情绪是坚定有力的,这样的要求必须建立在对气息的控制上。在演唱前进行一个小小的发声练习。根据我的手势有节奏的呼和吸。吸的时候要求口鼻一同吸,并且要求不耸肩。在这时候我给同学们一个错误的夸张的示范,让孩子们意识到耸肩的呼吸方式是错误的。第二步是在呼的时候有节奏的说出“beng beng beng”。及模仿小皮球弹跳的声音。如若孩子们还不能够使自己的声音短促,我会让他们摸一摸我的肚子在短促声音的时候是怎样动的。第三步就是用同样的方式唱出《小海军》这首歌曲。但是发现孩子们唱的并不轻巧,感觉很费劲。经过尹老师的提点,我注意到在这点上尹老师会用两种声音给孩子们做对比,并且问一问“哪一种声音更加有气势?”“那个声音更能吓跑敌人?”通过对比,他们一下子就能够说出示哪一种。“试试看。”唱完之后尹老师又说“我们发现并不是声音越大越有气势,虽然我们声音不大,却很有气势!那是因为我们有气息的支持。”这样一来,孩子们牢牢的记住了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二年级的歌曲基本上都比较短小,学生学起来也快。但是会唱,不一定能唱好。唱歌最重要的就是气息的控制和支持。这就需要我在平日的教唱时不断地提醒和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声音演唱,从而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