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习作内容采用一种新颖的形式——设计动物名片,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扩展学生习作练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设计一张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不仅要了解动物的一般特点,还要掌握动物的有关习性,这需要学生对这种动物有比较深入、细致的观察,较详实的资料积累。
反思本次习作课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一、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堂上我以圣诞节为契机,出示了圣诞老人的一封邀请信。
亲爱的孩子们:
圣诞节就要到了,我们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化妆舞会。请你装扮成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来参加舞会。不过,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你,要你为这种动物设计一张精美的名片。带上它来参加,你将收到一份神秘的礼物哦。心动不如行动,礼物等你来拿。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二、当堂范文训练,给学生切实的指导。
指导习作时,除了书上的两篇范文外,我还出示了一篇有关蝴蝶的资料,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蝴蝶的名片。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整理运用收集的资料,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第一次接触,而书上的范文中也没有体现这点,所以这个资料的指导对学生的帮助很大。
三、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先从一位学生家长的名片入手让学生说说名片上有哪些信息,让他们对名片有一个初步认识:名片就是用简短的话语介绍自己,让别人了解你。然后根据书上的范文让学生知道这张动物名片上可以写哪些内容:动物的样子、习性。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写:可以抓住动物的某一个特点具体写,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简单写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出示蝴蝶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结合自己对蝴蝶的了解来说蝴蝶的名片。最后才是根据自己的资料来写名片。整个设计我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循序渐进,力图将习作的指导落在实处。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课后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中肯很宝贵的意见。如:关于资料和文章的关系。资料只是让学生借鉴,通过资料更具体地了解动物。而不是照搬过来只变换一个人称。在蝴蝶名片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是想体现这个目的——学会运用资料。可由于我没有细致指导,强调不够。所以学生在后面运用资料时出现了照搬的情况。
还有老师的点评不到位,反省自己在课堂上有时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的精彩话语没有及时夸奖,对于学生的错误语句也没有及时纠正,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