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380
post:492380

王菊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1-06-28 17:27
  • 作者:王菊
  • 点击量:

    西方人有一种“船长情结”,或许和他们的文明与海洋的联系更紧密有关。美国的诗人惠特曼就曾经把林肯总统称为船长,驾驶着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率领无数英雄志士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航程——结束了美国南北战争。《船长》的作者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同样也有这样的情结。

    《船长》中的主人公哈尔威是一位船长、更是一位英雄。感悟人物形像,提炼人物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同时我的思考是单一的人物形象品读、感悟略显单一,会使课堂的丰满度不够,六年级快要踏入中学的学生,可以渗透一些文学常识,由此为线索串起全文教学。此为思考一。

    思考二,切入品读人物形象环节,就开展了学生自学基础上的小组交流、小组带领全班交流的生本式学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能抓住具体语言文字进行品读,交流。学生让我欣喜,教学中我感到最大的挑战,又恰恰来自学生:如何在最合适的点切入,将自己“心心念念”要指导的内容巧妙的融入?不打乱学生原来的汇报次序,帮助学生在自己所能达到的点提高?不“喧宾夺主”,又发出了老师该有的声音?在品读船长形象时,因为点比较多,这个问题尤其引起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