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以前走过的道路,一年级以识字达标和引导学生喜爱读书为目标,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先学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以教给学生自己学习字词为主,慢慢向句段过渡)。两年来,计划基本达标。
两年多来,我们的课堂一次次在各级各类的场合下展示,能够反映出我们的学生的语言、思维、学习的状态是非常活跃的,先学的能力是强的,高于平行班的整体水平。但是,在这些繁荣的背后,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虽然这些平时也在注意改进,但是,课程的不同决定了很多地方难以两全。那么现在到了三年级,我们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哪里呢?在实施我们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问题又有什么呢?
本次学校进行期中单项调研,是课外阅读的调研,于是我让班级的同学参加了。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应该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班就好比一锅饭,在烧饭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不同于常规的煮饭的设备。要想检验这个设备是否能煮出喷香的米饭来,我们要耐心地等待,不应该在煮饭的过程中不停地揭开锅盖,不时地看进程,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导致煮出一锅“夹生饭”来。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是等候。
但是,我这次还是没有能坚持这个观念,理由有几点:1、班级学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过于自信,过于浮躁,我需要给他们泼一些冷水,让他们冷静思考。2、我班的考试一直是自己内部的考试,学生一直没有应试的感觉和经验,想通过这次考试让他们体会正规考试的滋味。3、想通过考试,了解我们班目前的状态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次考试,是年级的老师流水监考,流水批改。考试结果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卷面分析如下:
1、我班的同学过分自信、浮躁。在上午的考试动员上,我对他们说:“今天你们将要参加年级的三场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考验。”我的话音还没有落,全班就一条声地发出“耶”的欢呼声,他们异常地兴奋,似乎满分已经到手。尽管我一再的整顿,但是一个上午的课他们都是在兴奋中度过。考试期间,从第一场语文开始,就有监考老师来告诉我,班级考试的状态不好,甚至有考试的时候看课外书的、有说话的,他们没有没有意识到这是很严肃、很重要的考试。
2、审题不够仔细。此次试卷我班主要的失分点在审题不够细致上。主要在第三篇阅读中的这题(题目的分值很大):小刺猬看到天上的小星星在洗澡,在笑,在唱歌,在你的想象中小星星们还可能在天上做什么呢?请根据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银河里有那么多的小星星,他们有的在洗澡,洗得那么热闹;有的( ) ,有的( );还有的( )。
在这题中,很多的同学没有注意到“还”这个字,这个字就就要求补充的内容必须是除文中和句中说到的情况之外的。于是,很多的同学写了文中或句子中已经有的情景。
审题不够仔细,即有学生浮躁的因素,也有平时做题不够的原因。
3、不理解题意。
对题目的意思不太理解,因此导致回答不到位或答非所问。例如,还是小刺猬这篇短文,最后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你喜欢文中的小刺猬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这一题,有部分同学回答:喜欢因为他很可爱。这样回答的同学就没有理解出题者的用意。出题者是希望通过这道题目考核出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要关爱别人。
如果这道题这样出:你觉得小刺猬是个什么的人?你从文中能收到什么启发?相信班级就不会出现以上的回答了。
不理解题意,主要原因在于阅读做题较少,不知道出题者的用意。
针对考试情况的分析:
班级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呢,思考如下:
1、班级经常上公开课,得到的赞扬比较多,造成班级盲目的自信。班级自负的学生比较多,认为自己聪明,这些题目对自己来说不值一提。事实上,在学习上,聪明只能起到一小部分的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的习惯、能力和意志力。放眼四周,凡是在学习上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都是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顽强意志力的人。这一点,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会越发的明显。这些,班级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我觉得我要告诉学生:学习上,完全靠兴趣和无意注意,那是最失败的,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对于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感到单调和枯燥的,需要有目的的注意书本上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兴趣只能是一个指引,在学任何一样东西的时候,兴趣可以帮助他很快上路,但是,不可能天天、时时靠兴趣来吸引他,这种状态只能是神话!那么,孩子是否能依靠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就是决定孩子的学习能走多远、多高的决定性因素了。
2、我们生本班的学习方式决定了班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开阔,语文的特性也决定了很多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但是,在传统的考试中,答案还是相对统一的,是有着统一的要求的,对语言的精准性要求也比较高。精准度,这一点,是传统的考试必备的。
再加上,我们平时练习比较少,应试的技巧不够。无论是审题,还是理解题意,都是在不断地做题中锻炼出来的。从平时课堂的反应看,我们的理解能力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应试是需要技巧的。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已经注意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但是和平行班每课都有很多的练习相比,量还是不够。
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考虑,苏教版的练习中有培养学生能力的练习,也有重复劳动的地方。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选择性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避免无谓的劳动。
因此,后一个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我们先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的同时,我们也要增加一些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