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文》的教学反思
南师大附小 陈玉林
新课程中,一直强调课文内容的整合,提高课内学习的效率。教师不仅要能上好一课,更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内容的整合者。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定位“课文教材内容的整合”的研究。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在学完课本中的《七律 长征》后,将教材中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进行拓展,加上《飞夺泸定桥》《丰碑》《草地夜行》,组成一共四篇文章的“长征组文”。这几篇文章从不同时刻、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红军渡桥过河、爬雪山、过草地的动人场景,描画出长征壮丽的历史画卷。更加突出的是普通战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在研究过程中,在教学的方式上也做了相应的变革,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说内容、想布局、读细节、学写作”来进行,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说,针对性地写,寻找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活动中,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在组内,所有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全班孩子共同前进,“关爱每一个,幸福每一个”。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文本信息,增强了朗读和写作的能力。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在感受红军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精神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我也从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获得了专业的成长,从一个执教者转变为开发课程的研究者,实现了教师专业角色的变化。
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题材组合的形式是赞同的,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这样大的容量还是有些跟不上,所以这样的教学要经常开展,有多种的训练方法,尤其在写作这一块的研究上,要下功夫。怎样从读到写就是重点研究的内容了。相信下次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