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个性发展”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的。因为不同的学生个体,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素质和天赋禀性,所以,在音乐审美爱好、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情趣等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在对音乐的感受、认知过程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差异性。
个性,指是的人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教学中注重个性发展,就是要在全体学生普遍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的审美实践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音乐课堂教学,首先应从活动设计之始思考如何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存有必要的尊重。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体态律动与游戏活动的加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层层渐进的律动,是学习的“台阶”与“扶手”。
达尔克罗茨指出,儿童节奏能力在表现特点上是有许多差异的,如有的孩子易于领会或理解节奏,但表现节奏有困难;有的用嗓音表现节奏容易,用身体表现节奏有难,或反之等等。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肌肉僵硬,不够放松;或神经系统不协调;也有的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或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
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可能存在的困难,并预设相应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在这次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以个方面:
节奏律动活动从单一性节奏入手,逐步组合丰富。 从走、跑、跳单一节奏的步态表现,再到简单的复合节奏 和 的综合步态表现,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是因为知识递进关系的缘由,更多的是为节奏表现有困难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的“台阶”和“扶手”。在活动中可以看到,虽然大家的步态是基本统一的,但个体可以自由选择行进的路线,且其体态表现保持着相当的差异,如有的学生可以自信、自我地表现,也有的会留意自己与他人是否同步,当然也有亦步亦趋的。活动将学生的不同状态包容于节奏步态之中,力求给予其个性无言的尊重。
(二)游戏组织吸引注意,角色分工相互促进。
用唱与动的角色分工游戏,给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特点的机会,无论是擅长用声音表现,还是擅长身体律动,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音乐活动体验。另一方面,个性不仅体现在每个人对音乐的表现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上,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可以获得与教师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许不是非常完美,但一定是富有个性特点的。
歌曲学习的过程,始终贯穿以游戏为引导,除了突显歌曲游戏体裁的特点外,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起到了放松情绪、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学生学习困难的差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或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的,轻松民主、生动有趣的活动组织对不同心理特质的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音准训练,“停下来,等一等”。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各人均为整体中不可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均须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彼此丰富、加强,但又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定的分寸与功能,绝不可脱节、逾越或取代。可以说,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存异”,也是“求同”的过程。但由于个别差异的存在,学生达到同一目标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除了给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外,还需要“停下来,等一等”。
如:关于音准的训练,本课分两步进行。在第一个游戏“走走与跳跳”中,游戏设计以节奏活动为主,将歌唱融于节奏游戏之中。音高的表现首先以看着老师手势模唱的形式进行,用齐唱的形式,集体模唱。可以说,这是“齐步走”,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调性概念,学会歌曲的旋律,并对已学音高(r、m、s、l)进行巩固练习。
但即使经过了这样的练习,学生对这些音高的掌握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仅仅是“齐步走”已不能发现与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在本课第二个游戏“音乐跷跷板”中,教师有意识地“停下来,等一等”,对音准、节奏的表现进行了个别指导。游戏设计为教师做为跷跷板的一头,以不同的节奏唱“m-l”构成的旋律短句,学生做为跷跷板的另一头,以同样的节奏唱“m-s”构成的旋律短句。在针对歌曲特点进行学唱的同时,巩固学生对m-l,m-s音高的感知和表现。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要模仿老师的节奏进行演唱,却又不能完全模仿,而是要将教师的“l”音变化为“s”音演唱,内在有一个音高比较的再表现的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做为基本的音准、节奏要素的表现,这又是学生必需掌握的。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和学生一起集体明确游戏的方法外,还有意识地走到学生面前,进行一对一的互动,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反复的示范和练习的机会。
回顾现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环境中,学生独立开口演唱的机会并不多,这固然有人多、时少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与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条件与机会不够有关。仅有的一点机会,也都给善于表现的学生“抢”去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却鲜有机会展示。“因材施教”要让所有的“材”都出来亮亮相,才会发现他(她)的闪光点,才能给他(她)最需要的帮助。课堂应呼唤学生个个体的表现意识,提升个体的表现能力,因为音乐是个人、自我的艺术,哪怕是与其他人一起合作进行,也首先是自我意志、意识和意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