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和画图来解决问题,对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而一一列举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同时在列举的时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制定为在实践中发现一一列举的方法和一一列举法的好处,通过交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新知的学习。
教学例1时我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想到哪些围法?能把这些围法都列举出来吗?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自己写一写。然后通过交流学生逐步明白了1、可以采用画表格的方法更直观清楚,2、要考虑到周长是18根栅栏,一个长和一个宽就是9根,3、长要比宽长,4、有序的思考,可以从长开始考虑,也可以从宽开始考虑。
最后对这道题进行提升和拓展,观察表格,提问: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采用哪种策略。引出,采用面积大的羊圈,哪一种围法面积最大呢?先猜想,再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进行验证。再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即,周长不变,长和宽相差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和宽相差的越小,面积就越大。
教学例2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已经学着用表格的方式来一一列举了,这就说明孩子在课堂交流中将别人的智慧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会学习了。同时在再一次的交流中产生了新的方法:用字母、图形代替繁琐的文字,还会进行初步的分类,还会用打勾结合表格的方法等等。在例2的学习中让学生展示用文字叙述、字母替代后列举和列表格几种不同的列举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有序的列举,简洁明了,答案一目了然。特别是例2这样需要进行分类列举的,用列表格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答案一目了然,且不重复也不遗漏。同时在教学中对表格的生成过程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让学生初步学会借助表格进行有序列举。
接着“练一练”我出示“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这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进行列举,而列表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我并没有在做题之前提醒学生可以借助列表的方式,也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再一次交流中领会到这一题的最佳方法是——计算列举,从而使学生感受列举方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不能在解题中成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