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833
post:491833

潘燕 《台湾的蝴蝶谷》反思

  • 发布时间:2012-06-25 12:26
  • 作者:潘燕
  • 点击量:

19、《台湾的蝴蝶谷》反思

南师大附小 潘燕

 

课文第二小节中,精妙地使用了动词: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中“飞过、穿过、越过”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学习中要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穿过”“越过”,而不都用上“飞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学时在媒体的辅助下,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体会,再采用层层诵读的方法予于突破。

首先,教师带上“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作来引读本句话,让学生对这几个动作有个初步的感知。

接下来,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小蝴蝶们,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花丛,花丛很矮,我们怎么过去?

生:花丛不高,我们可以“飞”过去啊!!

师:“飞”过了花丛,又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的树木很高,我们飞不上去,怎么办呢?

生:树木之间有缝隙,,我们可以从树之间的空隙“穿”行飞过去呀!

师:“穿”过了树林,来到了小溪边,小溪很宽,我们怎样过去?

生:哈哈哈,我们拍拍翅膀,飞“越”过去咯!!

 

……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一边表演,一边自然而然就说出了“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词。借助我描述性的语言和学生自身的表演,他们很容易就体会到了“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

在学生脑中有所感悟后,再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蝴蝶飞到蝴蝶谷要经历千山万水,很不容易,但小蝴蝶不怕,相反还很兴奋,很着急。因为蝴蝶谷是个好地方。

下一篇:夏菁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