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于形
南师大附小 朱红娣
陈静波所长提到了语法教学中的Focus-on-Form “聚焦于形”,我比较感兴趣,想结合自己上的这一课谈一谈对“聚焦于形”的理解。
“聚焦于形”,又名“重形式教学”,并非如其名所示那样单纯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教学,而是指形式与意义兼顾,在关注意义和交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理解或表达困难而短暂地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语言形式上来(Long,1991)。为了更好地区分和说明“聚焦于形”,Long同时还提出了“全形式教学”(Focus-on-Forms)和“重意义教学”(Focus-on-Meaning)这两个概念与之相对应。前者顾名思义只关注语言形式,一般被认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把形式作为教学的目标,交际则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意义的学习,认为意义高于形式,把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成是教学的目标,而不刻意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聚焦于形”这一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在关注语言交际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从而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新版教材在五六年级新增的板块Grammar time中就体现了“聚焦于形”这一理念,语法例句以表格式呈现,凸显了语言的形式,更便于学生关注形式,发现语法规则。如:六下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Grammar time
在教学中,我从Story time中的四个含有“I’ll“的句子入手,先让学生理解I’ll=I will,再呈现以上例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you’ll=you will, we’ll= we will, they’ll=they will, he’ll=he will, she’ll=she will。接着,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还能发现什么语法规则?因为句子在表格中呈现得更加清晰,学生很容易就讨论出了以下规则:
1. will+动词原形
2. will不随人称的变化而变化
3. 一般将来时中,一般会有如下时间状语:next …, tomorrow, this …, they day after tomorrow, in …, … later, …
从复习Story time入手到学习Grammar time的表格,就是从“意义”到“形式”,但“聚焦于形”并不止于“形”,因此,我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操练,最终目的是指向语言的交际意义的。
游戏“用will将纸条上的句子串成一句话”属于对句型和语法的机械操练,但因为纸条上的人名是班上同学的真实姓名,所以学生说得兴致勃勃,一些有趣的句子逗得他们开怀大笑。因此,游戏是语法教学中“聚焦于形”的润滑剂。
接下来的活动是:在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三个场景中,学生自己或其他人将会做什么?
这是一个关注语言交际意义的活动,正是有了前面对语言形式的提炼、总结和机械操练,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这两个要求都达到了。
美国著名语法学专家“语法皇后” Larsen Freeman给语法的定义是:FORM+MEANING+USE。因此,我所理解的“聚焦于形”就是关注“形式”,但不止于“形式”,一般是从“意义”到“形式”,再回到“意义”,这也就不违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