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李竹竹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要作成一件事得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的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两大块来理解:由滴水穿石的现象得到启示;用三个名人的事例来论证启示,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考虑到课文的这一脉络,我分几步设计了教学程序:开始先让学生谈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意在让学生回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课文的中心;然后通过小游戏“滴水穿手”让学生感受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接下来通过学习文中的三个例子,让学生们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课中我安排了“小小交流会”,谈谈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最后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启示。
在具体教学时,我考虑到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伟人,他们都有过不同的困难经历,但最终让他们名垂史册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变,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由于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太远,所以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并通过插图、文字方面的介绍,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作了较好的铺垫。还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与朦胧的生活感知,深深地感受到面对艰巨的困难,这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的,从而激发他们对人生的目标、智慧、信念、勇气、毅力等的追求与向往。
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我也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默读、对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在读书中进行思考、领悟,在思考、领悟中读,这样对课文中心能有较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