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6BUnit2 More exercise(A)有感
前不久有幸听到凤凰花园城小学李唐老师执教的6BUnit2 More exercise(A)一课,一节很不错的语篇教学课,让我受到如下启示:
一、多维的目标引领教学,让教学有广度。“广”体现在两点:今天的教学教师设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维的有广度的目标,并且在教学中设计了听说读的多形式活动来达成目标,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二、优化的问题串联教学,让教学有深度。教师适时选取展示性提问,保证学生的参与度,选取参考性提问,保证学生的思维深度。但对于提问我有两点建议:一、展示性提问也可以有深度。如:在“T”or“F”环节,老师给出了一个判断题:Ben runs faster than Jim( )这就是文中句,学生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可以换成Mike runs faster than Jim.这样学生必须联系下句,Mike runs as fast as Ben.来思考找到答案,这样就给学生设定了有一定深度的思维训练。二、提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最后总结环节,教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性提问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dialogue?可是教师刚问完,还没等学生思考就急着自己指着板书总结。
三、恰当的反馈调节教学,让教学有效度。积极的评价保证全体的参与效率和引而不发的反馈留有思维的空间,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Task环节,一个学生汇报了他的烦恼,其中有许多错误,教师一方面用正面的评价积极肯定了该生,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用正确的表达给全体一个正确的输入。但是建议教师的语言要更加丰富 ,给学生以更多的示范。比如:在最后针对烦恼提建议阶段,学生无话可说,出现冷场。这是因为教师对前面学生的烦恼就只有do more exercise的建议,没有更多的示范。
四、灵动的活动活化教学,让教学有力度。灵动的学生活动能使教学有一种推动力,推动学生学习力培养。教师设计听、说、读、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课堂在学生的充分参与下显得灵动,在教会学生语篇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语篇。但是如果教师能注意一下几点,本节课的活动将会更好地活化教学:一、明确活动要求。在课文复述环节,教师给出图让学生看图说Jim,这样的活动要求若能改成让学生说说Jim’s trouble那会让活动要求更加明确。二、综合训练内容。比如在本课任务环节,教师还是让学生先练…’s trouble在练建议,而这是最后的综合活动,应该对整篇语篇的教学效果有整体的反馈,所以可改成同桌的对话练习,互说烦恼,互提建议。三、活动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同样的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课文的复述部分可以有片段的复述和全篇的复述两个要求。
诸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