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8》教学反思
二上的《识字8》教学是一篇形声字识字教学的课文。有以“包”为字根的形声字词语归类,编者为丰富学生的识字内容,特地编写了一首带有趣味性的情境歌。在整个授课环节中,我没有运用传统的方式授字教学,而是从包姑娘入手,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步步为营,积极探索,既为课文中的几个带包的字进行了钻研,又对带包的其他汉字进行了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谜语导入,由于语言、体态神情不够活跃,所以从开头开始,整个课堂有些沉闷。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些儿童的语言,但力度还是不够,跟学生之间没有亲和力,小组合作也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反而有些“弄巧成拙”。经过此次教研活动,我有两大收获:
(一)、适当的体态语言会促进师生的衔接。
一堂课是否高效,首先看老师是否融入课堂,融进课堂。不仅是对文本,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点是否能和学生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很重要,一堂课的真谛不在于老师授的鱼多少,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渔的方法。要想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渔,不得不提到,老师的语言是否精炼,是否让课堂上的学生听明白老师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速是否让学生听清楚?又或者是语调、语音的重合让学生知道哪里才是这节课的重难点。
(二)恰当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学生的提升。
要想进行的问题设置,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原有基础,在了解学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小组合作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究性,要有合作的必要!最后,老师的问题设置一定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引领,要有促进孩子发散思维的问题。要有一个开放的课堂,要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