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今天头发高高地扎起来,没有披着长发好看!”
“老师,你今天裙子颜色真好看!”
“老师,我发觉你脸上有个痘痘,我给你带了几朵菊花。”
经常音乐课前,有孩子对我的着装和形象加以评论,他们有时候称赞,有时候给我提建议。这不仅让我思考,作为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我们要关注我们的美好的形象。
教师的美大致可分为内在的美和外形的美。内在的美是高贵气质、崇高思想的外显,是一种自然散发出的魅力。外形的美,则是指仪态、衣饰、精神面貌等。
前不久,看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位中学教师批阅《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时发现有个智障孩子在写《我的老师》文章时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老师好看,因为她教我写字,给我讲故事,还给我擦鼻涕。数学老师好看,因为她提问从不跳过我,还把我被抢走的书要回来。英语老师长得不好看,因为她总是在提问时跳过我,还扔我的作业本。而实际上当时教他们班英语的老师正是学校第一大美女老师,可这位同学在作文里说了好几句英语老师丑,不好看。这位教师批阅了所有学生们的作文,汇集了如下一些词汇,那就是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有如下特征:博学、善良、宽容、慈爱、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产生一定感染和迁移效应,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可见,只有美的心灵才能引发美的行为,形成美的人格,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斯霞老师,她就是一位充满爱的老师,她的“童心母爱”呵护着每一位同学幼小的心灵。她是我们教育界“爱的教育”的楷模,美的化身。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教师应以质朴的外表形象给学生勤俭、朴素的教育,认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身教”。然而,社会正飞速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应该随之更新,我们要适应孩子们的眼光,给予他们美的享受。那么,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形象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呢?
我曾问二年级学生:你觉得什么老师应该最美?学生都回答是音乐教师应该是最美的。我接着问:什么样的音乐老师是最美的呢?有的说老师要穿得漂亮;有的说老师要面带微笑;有的说老师的声音要好听……可见,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惟美的形象,特别是艺术学科的教师更应是美的代表。
首先,音乐教师应有美的气质。其本身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就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与美的启迪,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所以,我们的音乐教师走进课堂,昂首挺胸、面带微笑、气质高雅,要让学生眼睛一亮,不必开口,大家就知道该上音乐课了,学生们不由自主地也用这样的身姿和老师呼应,这就是一种美的震撼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其次,音乐教师应有美的装扮。音乐教师的服饰应典雅、端庄,既不花哨华丽,也不老套落伍,服饰应表现出音乐教师应有的活力与高雅,加上音乐教师本身的艺术气质,会使整个人更加和谐,浑身充满生命的气息,使自己的内在气质与外在服饰高度协调融合。
第三,音乐教师应有美的语言。音乐是审美的教育,音乐课堂不仅有动听的音乐,还要有师生语言的交流。美的音乐可以展现美的语言,而美的音乐也需要美的语言的诠释与润泽。音乐课堂接触最多的是音乐作品,音乐教师要对音乐作品的韵律感把握好,应用得恰如其分,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对学生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都会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要给孩子美的享受,我们音乐教师本身也要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我们的语言、外在的形象、内在的气质无不是我们展现美的途径。我们在关注心灵美的同时也要注意我们的外表美,注重我们的着装、姿态。所以,当我们音乐教师走向讲台前,都应问问自己:“今天我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