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上了一节《剪羊毛》竖笛课程,对竖笛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注意个体的演奏细节
其一:正确的姿势: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是:身体保持正直,眼睛平视,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于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
其二:正确的呼吸:学生在初学竖笛时,气息应作为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为使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管所产生效果的不同。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组感受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有的组体验吹肥皂不要把它吹爆;有的组感受把空中的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有的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等等。通过听辨各组用不同的气息演奏出的效果的不同,使学生对坚笛气息的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掌握坚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铺垫。
其三:正确的演奏: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吐”音的感觉。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吐”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城里面的音就像“吐唔”的感觉。
二、注意合作的声部和谐
其一:声音的和谐。由于学生音乐课中学习竖笛的时间不多,回去练习也不现实,所以竖笛合奏曲目的编排中不宜太难,既要考虑到歌曲的和声效果的协和好听,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这样学生演奏的时候就有兴趣。例如:《剪羊毛》二声部以长音编排,和一声部的短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声效果比较好。
其二:气息的统一。气息的统一说起来比较简单,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容易做到的。首先是声音的位置统一,其次是口风的统一,再有就是气口的统一,循序渐进,平时多练习音阶,再进行连音短音的练习。
其三:情感的呼应。“乐由情起”,音乐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是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那么每首乐曲都有其独特的情绪,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感情来表现乐曲。通常情况下,孩子们在表演的时候没有什么情绪,往往纠结于竖笛的演奏技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吹奏熟练的基础上,能够表现乐曲的情感。而情感的表现,并不是教师提醒就可以做到的,在于学生内心的感悟。
坚笛合奏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竖笛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了解和熟悉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音乐文化,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从而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