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以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相结合是体育课程特征,本课是紧紧围绕此特征而设计的,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练习”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我创设情境,从爬过铁丝网—爬越小土坡—占领高地,层层递进的,一环扣一环,达到了我预期的练习强度及密度。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我又重视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进行思维活动“每个场景都设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相互讨论、自主学习。通过自主爬——有要求的爬——有高度的爬——有难度的爬,层层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爬越3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谦让的品质。说实话在制定目标时我想学生肯定能达到,但是怎样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却让我着实为难了一阵子,一次学生之间的无意碰撞引起我的思考,将环境变得狭小让学生也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把难点突破了,我真得感谢学生。确实,只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再难的问题也能在学生的创新中迎刃而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和整合学生的生成,使体育课变得更丰富、更有活力。在教学中当我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会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想法,教师要多一份心,用心观察,善于捕捉和选择学生的回应中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帮助的创新资源,对这些新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产生一些新的体育游戏与活动方法,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如:高低不平的铁丝网就是在平行班试教时有学生提出俯卧爬行中腹部是否要贴紧地面的想法,于是触发我设计高低不平的铁丝网,引导学生采用两种不同姿态爬越。
本课主教材的教学难点是跨腿内收、相互谦让,接力中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难点(跨腿内收、团身滚地)动作运用到障碍跑中,要对学生加强激励。还有就是以后在设计时把六小组变为四小组,学生活动的范围扩大就不需要比赛中强调谦让。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针对一些学生怕苦、怕累的现象,课上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勇敢坚强的品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