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明星》教学反思
吕 芳
今天,给学生们上了三年级一节美术课《动物明星》。本课是本册“动物”单元教学的第一课,内容是表现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重点就是让学生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不同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圆形和椭圆形概括动物的方法,初步了解陆地动物的表现方法,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和教具自信满满的走进教室,因为我认为这堂课应该会比较顺利并且不失精彩。于是,我根据我的教案,先从一个动画片进行导入,让学生通过分享和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认知动物;再示范了猫咪的画法,并简单的展示如何画出不同姿态的猫咪和不同的表情;接着观察几种不同的动物,最后让学生自己创作表现。
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都很高,积极表现,乐于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但是,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课前没有进行足够的时间计算,在一开始动画片欣赏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本应放最多时间的范画环节显得有些仓促了。
本来一堂精彩的课,却由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导入,白白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真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这才想起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教学中,对内容的删选,也要取舍有度,选择得当,有时候舍弃是为了获得,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中,首先要舍得放弃华丽的“秀场”和过杂的知识给予。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其在课堂上秀教师的设计倒不如秀学生大胆创想与思维;与其秀教师的妙语连珠,倒不如创设情景秀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最真实感悟;秀那些花哨的课件,倒不如一场激发心灵的碰撞,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很多时候很多问题我们难求其全,但作为一名成熟的教师一定要学会作出思考之后的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