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教学反思1
- 发布时间:2015-01-16 16:05
-
作者:王燕
- 点击量:
《持绳结投掷》教学反思
王燕
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不是传统的机械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组织要生动多样,活泼有趣!运用情景教学,加强同伴的互动,缩小个体差异。本节课是二年级的体育课,内容为《持绳结投掷》,首先我们来用一根绳子做一个手工练习好吗?把自己手中的绳子打成一根绳结,之后用手中的绳结跟随教师去深林里打野兽。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激活课堂,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
教学描述: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喜欢做手工,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用手中的跳绳做一根绳结,看看谁做的漂亮美观!小朋友们都知道绳结有很多种,有缝被子常用的单绳结,接线时常用的双绳结,捆绑东西常用的死绳结,把你认为最得意的绳结展现出来,这时候,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活像一个神气十足的“小老师”,同学们自由发挥用手中的绳子打成绳结。但是今天老师教同学们的是一种简单的绳结,咱用手中的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变成8小根,8根并起来用手捏紧,绕一个圈子从中间的小洞洞里穿过,系成一个活环,拉紧再拉紧,直到牢固为止。最后咱们同学们采取互相帮助,大家想想办法我们冲进森林,团结一致用手中的武器消灭野兽好不好?孩子们都欢声雀跃,积极性高涨!
第一阶段:学生一起来动手操作
师:一起动手拿手中的绳子打成绳结,看看谁动作快,系的牢又紧
生: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交叉从洞里串过去,
生:学生动手操作,绳结美观,整齐!
评析:在课堂上充分给孩子时间,只有让学生“放”才能更好的掌握技巧和技能,通过反复动手试做,学生体验到打绳结的正确方法。
第二阶段:我们到森林去打野兽,学生们要掌握准确的投掷方法
教师讲解:投掷的正确动作,一边做示范,一边进行讲解:“手臂高举,肘肩向前,用力挥臂,又高又远” 分散练习,体会快速有力的挥臂动作;通过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学会蹬地、送髋、转体挺胸、转肩、翻肘、挥臂用力等动作。学生们通过反复的联系,体验到对准一定的目标进行投掷的乐趣!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掌握用力挥臂的动作要领。在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因为力气小的缘故,教师可以相应的安排薄弱的同学往前站,让孩子靠近野兽,以便更好的击中目标,还有的学生动作不够准确,教师安排一对一的帮助,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小伙伴们互帮互助,老师对取得进步的孩子进行表扬,帮助和被帮助者心里都会有种欣慰感!
评析:投掷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尽管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生存的基本技能及运动锻炼的手段之一,投掷仍有它的存在的价值。本课使学生初步掌握侧身投掷,主要解决出手速度及全身协调用力的投掷动作的教学练习。本课主要是利用教会学生打绳结,结合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自主、能动的学习。
第三阶段:教师们带领孩子们进入森林一起打野兽
通过游戏把孩子们推入到高潮阶段
师:我们大家蹑手蹑脚的进入森林,小心别惊动了野兽
生:孩子们动作轻缓,一步一步靠近目标。
师:动作一定要准确,有力,大家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带领学生进入森林,只见远处挂满了好多怪兽图,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操场上画上线,动作有力的站远点投掷,力量小的学生可以站线前面,看看谁能更好的击中野兽,“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最棒!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之间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随时留意特殊群体的行为变化,并能够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乐园。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只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