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051
post:491051

张开泉 语文 作文教学反思《“我”是谁》

  • 发布时间:2012-01-03 15:34
  • 作者:张开泉
  • 点击量:

      “我”是谁

——浅谈小学高年级看图作文的新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开泉

一、 话题的引出

传统的看图写话或看图作文的指导,重在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画面人物、景物等的观察要细致、深入;二是对画外之意、画外之情的想象要合理、丰富。这样的指导中规中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无疑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但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这两点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个性表达的渴求,所以看图作文必须要有所改变,要有新思路

二、 变革:从《金陵十三钗》观后

传统的看图写话,似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这一幅或几幅图。用读者的口气,即一个局外人的口气来组织这篇文章。这固然便于操作,但必然会导致千篇一律。因为大家的视线都从一个角度看风景,就如同照相机从一个角度取景一样,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是相似的。一个老师,最不喜欢读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文章(应试作文大多如此)其实学生又何尝愿意这样写呢?

那能怎么办?很简单,换个角度就可以。

最近看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不禁将这部作品与陆川的《南京!南京!》做了一些比较。在比较其相同点时,我觉得两位大导演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选取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从而牢牢地抓住了观众,也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实无论从一个中国教会女学生的眼光还是一个日本有良知的军人的眼光来看,影片都同样揭示了这场战争的非正义、侵略性质和野蛮而残酷的本性,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谴责和痛恨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与最早的《南京大屠杀》的角度完全不同,所以令人耳目一新,获得非比寻常的震撼!因为在剧中的“我“,一个是中国学生,一个是日本军人,都是“局内人”,而不再是身在局外的第三者——这无疑也增强了电影艺术表达的真实性。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我们是否也换一种思路看图画,确定叙述者是谁之后,再用他或她或它的眼光来看这幅图中的一切呢?

三、 定位:从“我”是谁开始

“我”是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一次的看图作文都不相同,“我”也就应该随机应变。可以是图中的小猴、熊猫、小兔,也可以是画上的柳树、红花、白云,当然也可以是其中的人物如小明、小红或妈妈。一般说来,只要用第三人称来写,首先是把自己——“我”定位为人的,比较容易叙述故事,展开情节。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代替图中的人物抒发感情。试想,在结尾来上一句:“小明想:‘我一定要像那位大哥哥学习,做一名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有多么的牵强和虚假!而且有随意“贴标签”之嫌。

而改换了角度以后,一切豁然开朗。虽然可能为叙事增添了难度,但没有难度,高年级的看图作文与低年级又有什么提升呢?最关键的是,感情的抒发可以更直接,更真诚。我们试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看图想象作文为例,说明个性定位“我”是谁之后,文章翻出的新天地。

文章一共有两幅图,第一幅是一个小姑娘发现一只雏燕从她家的屋檐下坠落,;第二幅图是一只花猫蹲坐在这只受伤的雏燕身旁,虎视眈眈。编者要求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并加以合理想象,把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写出来。其实最早的教材是给出了四幅图,后两幅分别是小姑娘赶猫和小姑娘把燕子送回了窝里。现在给出两幅,编者用心良苦,把原先的看图作文改成了看图想象作文。可见编者也希望“留白”,给孩子们一些个性化的空间。可惜根据常理,我们也只能写出“救燕”和“送燕”这样的合理的情节发展。不然的话,写成猫把燕子吃掉了?那岂不是宣扬暴力和以大欺小?写成猫和燕子成了好朋友?谁信啊?所以“百川归大海”,编者的好意并不能使得文章摆脱“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窠臼。

但,如果我们将“我”是谁根据自己的个性准确定位,文章就会显示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

四、 创意:从夺人眼球的标题出发

我向学生呈明自己的观点之后,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这是他们以前写看图作文不曾有过的新尝试。有人说,我可以做那个小女孩;有人说,我可以做那只大花猫;有人说,我可以做那只小燕子;有人说,我可以做柳树、红花……我肯定并表扬了大家的想法,鼓励大家从哪个角度写,就把自己当做谁,完全与这个“我”合二为一。

很快,学生动笔了。先不看内容,一行行有趣的标题也应运而生了!

说老实话,因为以前都是指导学生按照第三人称来写的,所以标题也很雷同。大致有《猫口夺燕》《猫口救燕》《猫口脱险》《小红救燕记》《小燕子脱险记》等。现在一看,可大不相同了,可谓“夺人眼球”。如《空手而归》《“我会回来的!”》,显然是一只猫写的;《谢谢你,好心人》显然是一只小燕子的心声;《小燕子,我来帮助你》那就是把自己当做小女孩了……

俗话说:“好题文一半”。有了这样富有创意的标题,文章还会刻板,还会“千人一面”吗?下面引用一名同学的文章,看看换了角度以后的文章让人产生的惊喜。

唉,我的油炸燕肉啊......

                   南师附小五(5)班 王濡羽

“喵~”又到春天,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我可无心欣赏风景,因为……“咕!”肚子又叫了起来。我低下头望着自己饿扁的肚子,不禁又叹了口气——唉,我的油炸燕肉啊……

一小时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唉,饿死了!”我左转转右转转寻找着可爱的food,可惜一无所获。正当我想离开时,一个娇小的黑色身影从屋檐下巢里被挤了出来,“啪”的一声重重跌在冰凉的地上。

居然是只燕子!太好了,有吃的了!我绿油油的双眼中瞬间绽放出了欣喜的光芒。一下子窜了过去虎视眈眈得打量着它,它好小啊!顶多能塞个牙缝,但为了填点肚子,再小的食物也是一种支持。

我张牙舞爪地冷笑着坐在这个燕子的面前,想着香喷喷的油炸燕肉,皮香肉嫩,肥美多汁,口水不禁“飞流直下三千尺”……

就在这时,一个我最不想听到的声音响起了:“臭猫咪,不许伤害我的小燕子!”

 雏燕躺在冰冷的地上,瑟瑟发抖地用绝望可怜的眼神望着我,似乎在恳求:“猫咪大姐,别吃我啊!“而我依旧无情地阴笑,依旧流着口水,依旧目不转睛得盯着它。而旁边跑来的那个女孩——小文从燕子那惊慌、惶恐、无助的眼神中获悉了当前的一切。

“臭猫咪,你给我滚到一边去,不许碰我的小燕子一根毫毛!“小文”龇牙咧嘴“地威逼着我。

哼,又是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小文!这是你第多少次妨碍我找晚餐?还好意思来“英雄救美“——命令我?啊呸!谁理你啊!

都不她,甚至不看她一眼奔小燕子刚要叼起food,却发现一只鞋飞了过来,“啪“得一声砸得我两眼冒金星但是,我不放弃,饿虎扑食般向小燕子扑了去过,小燕子吓得魂飞魄散。可是……

“啊——”我痛苦得大叫了一声,因为我已经被小文暴力地用脚踹出了“千里之外”。

……”摸了摸被踢得发肿的屁股,看着小文开心地把小燕子送回巢里,我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唉,我的油炸燕肉啊……

五、 反思的必要

写完后也就很快改完了。因为有意思嘛,所以批起来也有激情。但全部看完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真是“有一利必有一弊”。

比如有的孩子已经成了一只猫,但还是习惯于自己是个人,所以看似猫眼看世界,其实却常常现出原形,搞出些人模“猫”样来,穿帮镜头就产生了。还有的孩子不注意惩恶扬善的中心思想,尽情地扮演着“坏猫”的角色,出言吐语没有分寸,过于暴力,冲淡了文章的思想意义

总体看来,瑕不掩瑜,这次改革成效还是很大,它让我们思考,不拘泥于常规,做一些作文形式的改变,思路的拓宽,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