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知识点,让小组学习更高效
——一下《鲜花和星星》教学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程婧婧
《鲜花和星星》是一篇图文兼美的课文,之前我已经在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开放日活动上展示过,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课例。为了迎接区督导,我结合附小“爱的课堂”特色,将这节课进行了优化。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诗歌。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需要,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和课文中的图画初步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琐碎分析。要在培养习惯上下功夫,在积累中见成效。其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是本课的难点。课后反思如下:
一、整合知识点,设计小组合作活动
首先,我将本课中读准轻声词语、提醒生字笔画、自读课文、量词、概括2个自然段意思等一些琐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了一份小组学习任务单,每组4名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他们带领组员有序合作学习,汇报时大方有礼,组员间有序地补充汇报.
二、注意自读、自悟的情感体验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教学《鲜花和星星》时,我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我借助色彩鲜明画面和感情范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此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他们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朗读第一自然,哪些词句都让你感受到鲜花真多?这就是孩子自己的情感体验。孩子们找出“满地”“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并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鲜花的多。
三、入情入境,指导朗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诗歌。其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是本课的难点。这一课里我加入优美的音乐,着重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夏天的美景,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多幅鲜艳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四、勿忘拓展,深化文本
在拓展环节中,我模仿诗来作诗,然后激发孩子想不想当小诗人,自己去作诗,与老师比一比,学生的好强被激发出来了。之后我出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可能图片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想不如让学生充分开动小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效果反而会更好。
五、指导朗读有方法
为了使学生朗读到位,我结合了课文中一些字、词。比如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应让学生从鲜花和星星对比中体会出他们的多和美。让孩子们伸出小手指一指,“这里一朵”离我们的距离近一些,“那里一朵”离我们的距离远一些,朗读时,为了读出“那里”比“这里”远,自然就拖长了“那”的字音,用朗读展现了鲜花的多。
以上是我对这课的一些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留下了值得我下一步去思考的问题:课程改革正为老师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课堂要充满活力,学生和教师应如何去合作努力?我们教师又应具备哪些对课堂的组织技巧和课堂气氛的调控技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在语文教学中总结自己、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