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634
post:490634

教学反思2

  • 发布时间:2015-01-22 12:01
  • 作者:夏菁
  • 点击量:

关于习作的一点反思

本次习作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1.     审题的能力还不强。

低层次:究竟要写什么,没有看清楚。

高层次:对游戏的概念清晰,闲暇休息时的一种活动。有智力类的如下棋,打牌,词语接龙啊,有活动类的,反口令,大眼瞪小眼啊,头顶气球啊,比赛吹羽毛啊,堆雪人,打雪仗啊。。。有的孩子一时想不到。

2.     文章短,不具体。

3.     题目范围窄,缺少生活体验。

对策:

1.     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着力培养写作的自信。不要让孩子怕作文,不要让他觉得写作文很难。孩子觉得写作难是有原因的,我们要找到原因,化难为易。

我们先来看看写作是什么,写作是人认识世界的创造性表达。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有的时候是认识不清楚,有的时候是头脑中的印象不清晰,有的时候是事物的特点没抓住。当孩子习作不理想时,我们不能笼统的说不好,文章太短,加词,加什么词呢,如果认识和感受没有怎么加呢?所以写好作文要注重提高认识能力,注重思维的发展,引导孩子反复观察,反复体验,反复思考,将不了解的通过查找,询问了解清楚,将不清晰的帮助他努力回忆清楚,将不准确的修改准确,让孩子的各种感官活跃起来,敏锐起来,让脑子活络起来,作文就能写好了。

2.     作文一开始要写长,写长就具体了,写具体了离写好就不远了。

写作的内容刚开始要贴近儿童的生活。方便他去观察,感受和体验。所以,我调整了教学当中的部分内容。更换了洗脸的习作。很多孩子不是不会写文章,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就像一棵树,他只知道画出光秃秃的主干,没有细枝,没有绿叶,没有纹路,更没有花朵。怎么办呢,我当时就想,我就要让学生写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如果能把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写长了,写具体了,那么写其他的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我要好好得让学生感受文章是怎样长起来的。当时写作前我和学生关于洗脸这个话题聊了一节课,都还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对这篇习作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比谁写得长。孩子们当时不约而同地就喊起来了,啊,写流水账也行啊,我说行啊,我就是要你写流水账啊,不过是很长很长的流水账。孩子们一下子觉得老师的要求这么低啊,小菜一碟,写流水账谁不会啊,从心理上就不排斥写作啦。最近孩子们对跳长绳比较感兴趣,下一次我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就写跳长绳,再让孩子好好得感受一下文章怎样写长,怎样把跳绳的三十秒,写得像过了30分钟。

3.     好作文要改,逐步培养孩子自己修改的能力。

孩子的文章如果你他说这个地方不通,那个地方没有用,要怎么怎么写,孩子的修改就变得被动了,写作能力要提高就不容易了。记得袁浩校长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曾这样生动第描述:比如说一个孩子写热水瓶,他说他很喜欢这个热水瓶,这个热水瓶粗粗的,短短的,又一次这个热水瓶跌到地下了,换掉了,他差点要哭。我一看,这篇文章读了以后不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热水瓶,那么我想教学中应该遵循着把认识和表达结合起来的规律,于是就引导性地提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个热水瓶带着呢?”学生说:“这个热水瓶带起来方便。”这就调动了他原先忽略了的对热水瓶大小的认识。文章当中他说喜欢这个热水瓶,为什么喜欢呢,好像也看不出来,此时就可以再次引导问:“你为什么喜欢呢?”他说这个热水瓶花的,像穿了一件花衣服,上面还有卡通,很好看,这又唤醒了起了他的一个认识,把认识从回忆当中被强化。再追问:“你喜欢这个热水瓶不仅仅是因为好看吧,你为什么天天带着它呢?”他又说,因为方便,我就一按按钮,一倒水就出来了。好了,这样就把他随身带的小热水瓶主要的特点就一个一个从他的脑海中被唤醒了,强化和清晰了。然后,再让他好好回忆,热水瓶到底多大多小,再跟家里的其他水瓶比比,怎么不带其他水瓶的呢,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上面到底画了些什么呢,用起来怎么个方便呢,举个例子。经过袁校长的解读,我们更明确,学生的写作和他整体的认知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只有认识清楚了,头脑里面的形象鲜明了,他再来写文章,改文章,才能完成得好。很多时候,写作是要把认识和文字结合起来的,很多时候是需要孩子再次,多次去观察的。

 

下一篇:教学反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