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后反思 赵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掌握角的分类的相关内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技能,发展空间思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小组学习”为主题,设计了三次小组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合作交流,获得分享成功的体验。。
反思合作学的过程:
1、小组学习贯穿全课,主题鲜明,设计有新意。安排了三次合作:学习活动一、“我会摆”,给角进行分类;学习活动二、“我会画”,充分感受不同的画法;学习活动三、“我会折”,选取自己喜欢的形状,折出今天学习的角,以上三次交流较好地体现了合作自主的理念。
2、小组学习要求明确,学生有合作的需求,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尤以第一次组内学习效果最佳,要求具体清晰,学生小组交流时很有顺序,互相补充,自然顺畅。
3、教师评价语言准确及时到位,体态语言贴近并依靠学生,能够生发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共鸣。
反思合作学的短板:
1、小组学习适合所有教学内容吗?
就教学效果来看,后两次小组学习分别出现画角难度大,学生自顾不暇、无心合作,这时独立学习的优势大于组内合作学习的状况,就让学生自主讨论,发现问题以及两种方法的异同,产生碰撞,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将分层教学与其相结合效果会明显不一样,例如画角时让会画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难度会降低,生生合作互助,就丰富了合作的内涵了。
2、合作时教师的主体作用可以不用体现了吗?
第二次小组学习,有近半数的学生不太会画角,这时的老师应停下教学节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画角,有了示范,效果会更好。而老师此时只是满足于两位学生回答正确就继续上课,忽略了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状况,教学过于匆忙,停一停,慢一点,小组讨论一下,黑板示范一下,效果会更好。
3、平角是平平的吗?平角是一条直线吗?
这节课是概念课,对老师的教学语言要求极为严谨,必须要格外关注师生的语言准确性。在认识平角的过程之中,学生说道:平角是平平的,平角是一条直线。老师未置可否,严格来讲还要商榷,课上出现这样的语言不够规范。学习的内容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带来的思考却没有停止,我会关注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