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
——关于生本理念课堂教学的思考
语文并不只是一本书,也不只是一段话,而是生活。每天人们的口语交流,报纸上的各类信息,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还仅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的语文。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时,你觉得这词真好,真想记住它,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辞藻来形容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组织广播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的记录者,语文是生活的真实缩影,语文就是每个人的人生。
语文如婉转柔美的歌声,如精美隽永的书画,如古朴凝重的古筝,如久经世事的长者,每字每句彰显着古朴与凝重,无不净化着人的心灵。一篇真情的文章,一席精彩的话语,一腔圆润的朗诵,一手美妙的字迹------都能改变我们的人生。阅读祖先光辉的历史,我们需要语文;弘扬民族的灿烂文化,我们需要语文;有了语文,我们才能与世界交流与对话;有了语文,科学家、哲学家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成果清楚地表达;有了语文,小说家才能描绘景色、刻画人物、反映现实,而诗人更是通过锤炼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情尽情地抒发;再仔细想想,当你烦闷时,看一本脑筋急转弯,它将会告诉你“怎么化悲伤为快乐”;当你意志不定的时候,看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会告诉你人应当“坚定不移,奋斗到底。”
大到外交谈判,小到寻人问路,沟通交流,表情达意,待人接物,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总之,语文是你的生活,语文是一个世界!那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生活的海洋,哪里就有语文的浪花语。文大世界,世界大语文。
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你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作为生命的个体,师生间必须是无条件的平等,没有任何的尊卑观念。所以首先必须从观念上改变自己,淡化自古以来就有的那种严重的“师道尊严”理念,要甘当绿叶、陪衬,千万不能抢学生的镜头,因为他们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角,他们才是学习中的大明星,要让每个学生的光彩都尽情的闪耀。课堂教学中,要敢于大胆放权给学生,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把课堂学习权利、时间、空间甚至方法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本人要做的就是,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生生合作能想出来的,教师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教师不越俎代庖;凡是学生能自己通过努力做到的,教师不帮忙;凡是学生自己能写正确的,教师不得插手……
总而言之:只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方法得当了,良好的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建立起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了,一个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懒老师也就热腾腾的新鲜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