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上完这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美,创设的情景更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美,需要老师自己先发现和感受文本的美。“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就这样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已经美不胜收了。在教学“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句时,我先出示小鱼在水中游玩图,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鱼,问学生“你看到这条小河想说些什么?”有的说:“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清得能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鹅卵石。”有的说:“小河里的水真绿,真美,在里面游泳一定很欢畅。”这时,老师再问“这么清这么绿的小河真的很美,文中用的哪个词形容小河呢?”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清凌凌”,再指导读好这一句,于是一个比一个读得清脆好听,因为知道了清凌凌的小河很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2、体会诗歌的句式特点
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的结构和句式,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这首诗歌句式整齐,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第一段发问,第二、三、四段回答,并且采用的是同一种句式,反复强调我想变什么,做了铺垫,第五段句式变化,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说明了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引导学生感受句式特点的最好方式是仿写,所以本课的另一难点就是仿写。在理解了最后一节课文的基础上,给出“ 来了,在荷叶 。”这样的提示让孩子想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让孩子不断从诗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语言素养,是我作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