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鸟》课后反思
昨天,我和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放小鸟》的第一课时。课后经过认真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小黑板出示“小鸟”一词)你们喜欢小鸟吗?你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儿吗?
2、板书: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读课题——“放小鸟”。
二、生字词教学
1、(带拼音)自读;哪些字音要注意,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齐读。
2、(去拼音)四人小组合作读;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了,词儿连读,句子读连贯,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请一组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注意……,评价。
3、再请一组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
(姑妈送我一只小鸟,我把它放回家。)
四、精读第一小节
(一)第一句
1、姑妈送了我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找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找到了吗?指名读句子。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
(非常可爱:绿色的羽毛 黄色的嘴巴 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评价:颜色真漂亮!眼睛真有神!相机请该生读句子。
4、这只小鸟非常可爱,谁能把它的可爱读出来呢?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赛读。
5、这只小鸟非常可爱!瞧,小鸟飞来了。(PPT出示小鸟图)
6、可爱吗?谁能来夸夸它。指名背,齐背。
7、说话练习:仿照课文,描写小动物。
8、刚刚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那么课文里是如何描写小鸟的样子的呢?我们再来读一读。我听出来了,你们都非常喜爱这只小鸟,小主人也特别喜爱它呢。
(二)第二、三句
读读第一小节的第二、三两句话,你从哪能看出来小主人喜爱小鸟?
(1)(指名说)给它食吃,给它水喝。
那“关进笼子里”能不能看出我喜爱它?为什么?
(2)还从哪看出我很喜爱这只小鸟?(着急)
我在着急些什么呢?
(3)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鸟的可爱和我对小鸟的喜爱!(生齐读课文)
(4)为什么小主人对小鸟这么好,小鸟却一动也不动呢?
读《护林军》(想妈妈了,想和小伙伴做游戏,不自由,想会森林里保护树木)
五、生字教学
过渡:小朋友们,看着一动不动的小鸟,小主人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看看这些生字,你能读准确吗?(练习:选择正确读音)
2、男女生赛读词语。开火车认读生字。
3、交流记字方法:
“非”:出示四个“非”,找出写得最好看的一个,指出其他几个的问题。
小结:左竖短右竖长,两只翅膀并排飞。指导笔顺。
“常”:尚字头
“找”:提手旁 与我区分
【反思】
我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有:
1、能结合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努力把他们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倾听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倾听同伴的朗读找出读错的地方、学习倾听别人的发言、教育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等。力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读课文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学习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力求用不同的形式读出层次,体现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得不好到读得正确、流利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生唱读、断词朗读的情况下,加大了教师的范读、师生齐读的力度。力求帮助学生正确的断句,从而达到流利的朗读课文的目的。
3、写字指导耐心、细致。写字指导较之其他教学环节显得枯燥、呆板。可是他又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师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分析各个生字的间接结构、讲解各类生字的占格规律这一重点,围绕检查学生的识字方法、笔顺、组词等基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在会写的基础之上美观的书写汉字。
4、对本节课的教学中的细枝末节仔细雕饰。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儿童化、过渡自然流畅。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独立的获取知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缺点,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完善:
1、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分偏旁来识记的方法。平时可以加强记忆字形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巩固识字方法。在课上,教师一怕耽误时间、二怕讲解过多,显得这一环节进行不扎实。
2、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事先想好的语言 ,因为具体环境的变化,以及有时教师紧张,所以评价语言跟不上。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指导学生朗读长句子时,应该加上明显的短句符号。可在本课中教师却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