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我做主——记孩子们自创游戏规则0503
杨滢萍
上周的家长开放日公开课,内容是《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借鉴了黄爱华老师的一个设计,我也安排了一个游戏,选派2个孩子进行摆数比大小,这个游戏的玩法,我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层次是直接从高位开始摆,目的是直接从高位比起知大小,第二层次是从个位摆,目的是要一级一级的比大小;第三层次是自己确定数字摆放的位置,目的是制定必胜的策略。
由于时间的关系,只玩了第一层次的就打了下课铃。一下课,曹德坤就跟我说:杨老师,我觉得这个游戏不公平,我饶有兴趣的,问:“为什么呢?”
“你看,他们先从高位摆,如果一个人先摆了,另外一个人就知道找大的摆,这不就是肯定能赢吗?”小曹同学很认真的说。
“是啊!那看来这个游戏要重新设定规则才行啊!这样吧,我们明天再把这个游戏重玩一次,到时候你来说规则,好吗?”我故意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有意识的留给小曹同学时间和空间,让他好好的想。我知道小曹同学肯定会认真的思考。
第二天,游戏开始,我让曹德坤直接说了他制定的规则,这方听罢,那方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说,“要从低位开始摆,而且两人要一起出数卡,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发言,板书:1、从低位摆 同时出
看着孩子们激烈的讨论,我心里暗自高兴,这个游戏的玩法,我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层次是直接从高位开始摆,目的是直接从高位比起知大小,第二层次就是小曹同学的方法,目的是要一级一级的比大小;第三层次是自己确定数字摆放的位置,目的是制定必胜的策略。
在此基础上,我又开始引导:我们除了可以先摆个位,还可以怎么摆呢?
这时,桑瑞阳,我们班的小精豆抢着说:“还可以先摆高位。”
当然了,我们还可以让自己确定先摆哪一位。。。
根据孩子们的发言,我一边进行总结,一边板书了这几个规则:
1、从低位摆 2、从高位摆 3、自己确定
制定好规则,游戏开始,进行到第三轮时,我请的是丁希莹和曹弘毅两位,并且指定了李婉月做号令员。
“预备,出!”随着李婉月的号令,两人都一同掏出了数卡。
丁:掏出的是5,只见她随即把数卡摆在了个位上。
曹:掏出的是6,他可是把数卡摆在了百位上。
这时候,下面开始了骚动,我知道,这时候孩子们有话要说,于是,我走过去,采访了曹弘毅,问:你为什么把6摆在百位上呢?
曹说我觉得它摆在百位大。。。。
汤政:我觉得你不能摆在百位上,6不是最大的数,你摆在百位上,如果丁希莹摸出一个7(摆在百位上),你就输了。
“是啊!说的很有道理!”我转过头看曹,曹很不好意思的笑了。
…… 不用说,这局,丁希莹赢了。
看着输了的曹弘毅,我给他鼓了勇气,让孩子们送他一句话,宋儒妍说,我觉得输了也没关系,让我们学到了知识。
【反思】: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看似一个简单的比大小游戏,就是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样的一波三折,趣味十足。从孩子们制定的规则看来,只有知道怎样比大小,才能控制放的次序,不仅知道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规则背后的想法,特别是对自己摆制胜的策略,孩子们深有体会,都说拿到数卡不急放最高位,先放个位或十位,即使对方的十位和个位都比我的大也没关系,看到最大的一定要放百位上,这是必胜计!哈哈!
通过这次游戏,让我更加坚信了孩子们的能力,知道思考,知道其中缘由,确实能带给我们不同的只是体验,我的游戏我做主,以后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商量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沟通!